道山秀盘石,春半更婵媛。
海水双江入,岩花二月繁。
衰容防草昧,故老问桃源。
怜尔南游思,风烟数断魂。
道山秀盘石,春半更婵媛。
海水双江入,岩花二月繁。
衰容防草昧,故老问桃源。
怜尔南游思,风烟数断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的交融。
首句“道山秀盘石”,以“秀”字点出山之清秀,“盘石”则勾勒出山石错落有致的景象,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壮丽的自然风光。接着“春半更婵媛”,春意正浓,万物生机勃勃,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充满了生命力和温柔的情感。
“海水双江入,岩花二月繁。”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海与江水交汇,岩壁上繁花似锦,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暗示着季节更替的美好。繁花盛开,不仅是自然界的盛景,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象征着生命的繁荣与希望。
“衰容防草昧,故老问桃源。”这里运用了典故,借“桃源”来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忧虑和对历史文化的深思。通过“衰容防草昧”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担忧,希望寻找一片避世的桃源之地,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最后,“怜尔南游思,风烟数断魂。”诗人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或旅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旅途艰辛的感慨。风烟迷蒙中,似乎蕴含着对远方的期待与对归途的渴望,情感真挚而动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梅萼冰融,柳丝金浅,绪风还报初春。
木君青旆,猎猎下苍旻。
亲捧虚皇妙旨,将枯朽、咸与维新。
须臾见,芳郊乐圃,生气遍无垠。
青丝,行白玉,一杯介寿,红浪粼粼。
便安排歌舞,蝶翅莺唇。
别有神仙窟宅,乾坤内、充满氤氲。
功成处,花开不老,酒熟镇甘醇。
杜鹃啼老春红,翠阴满眼愁无奈。
飞来何处,凤軿鸾驭,霞裾云佩。
风槛娇凭,露梢慵亸,酒浓微退。
念洛阳人去,香魂又返,依然是,风流在。
银烛光摇彩翠。画堂深、莫辞沈醉。
十年一觉,扬州春梦,离愁似海。
浩态难留,粉香吹散,几时重会。
向尊前笑折,一枝红玉,帽檐斜戴。
那得身无事。问双溪老子,而今万缘空否。
正使尘劳偿未了,毕竟难昏灵府。
已笑唾、功名如土。
五十九年风雨过,算非非、是是何须数。
垂老也,信缘度。绿阴朱夏回清暑。
叹病来、觞怯流霞,扇闲白羽。
方念生初增感慨,谁寄乐章新语。
知是我、花庵庵主。
一别三年惟梦见,定何时、相对倾琼醑。
惊世路,有豺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