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甲午天津杂感和姚慕庭先生原韵·其六》
《甲午天津杂感和姚慕庭先生原韵·其六》全文
清 / 俞明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诙诡人间世,雏夷发尽青。

愤时终自放,庄语待谁听。

兵气缠蜗角,天声戴鹤翎。

仙人缈瀛海,如我五霞軿。

(0)
鉴赏

这首诗《甲午天津杂感和姚慕庭先生原韵(其六)》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俞明震所作,通过诗中的描绘,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感慨。

首句“诙诡人间世”,开篇即以“诙诡”二字点出人间世态的复杂多变,暗示了社会现象的荒诞与不公。接着“雏夷发尽青”一句,以“雏夷”比喻初生事物或未成熟的事物,形象地描绘出新生事物的成长过程,而“发尽青”则寓指事物在成长过程中展现出的生命力与活力。

“愤时终自放”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中个人情感难以抑制的愤怒与不满。接下来的“庄语待谁听”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有庄重之言,又有谁能真正理解或倾听呢?这里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孤独与无奈。

“兵气缠蜗角,天声戴鹤翎”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将战争的残酷与英雄的豪情交织在一起。其中,“兵气缠蜗角”形容战争的微小却充满杀戮,而“天声戴鹤翎”则象征着英雄的壮志与豪情,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也体现了人们对英雄的向往。

最后,“仙人缈瀛海,如我五霞軿”两句,诗人借用了仙人与霞軿的意象,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仙人渺茫于瀛海,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而“如我五霞軿”则表明诗人虽身处凡尘,但内心仍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个人情感与理想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革的敏感洞察和对人生价值的深邃思考。

作者介绍
俞明震

俞明震
朝代:清

俞明震(1860~1918),字恪士,又字启东,号觚庵,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斗门,生于湖南。光绪戊子(1888年)科举人,官至甘肃提学使。入民国,为肃政史,谢病归隐杭州西湖。明震工诗,吟甚苦,自言成一诗或至终夕不眠,甚且病眩,故所作不多。所著《觚庵诗存》传于世。
猜你喜欢

王子立寄三绝句云常诣夏颐吉卜云宜见君子子立作诗廌次韵·其一

久依凤翼与龙鳞,万里青云可致身。

圣主求贤如不及,夜光岂复怒无因。

(0)

醉蓬莱·其七丙午寿八窗叔

自陇头垂谱,调鼎传家,典刑犹有。

岁岁芳期,报小春时候。

仙骨非凡,生香不断,标格蕙兰右。

江路孤山,水边雪际,为渠诗瘦。

白玉堂前,青毡席上,孰谓无人,有如此酒。

得意春风,且占万花首。

会看常娥,移栽月殿,肯向桂华后。

应笑家林,枯松厌蹇,岁寒堪友。

(0)

虞美人.己亥春

韶华只隔窗儿外。病起昏于醉。花开花落总相忘。

惟有梦随胡蝶、趁春忙。故园芳草应如旧。

只恨人消瘦。拟凭飞燕语归期。

拼却牡丹开了、有酴醾。

(0)

沁园春·其一乙卯咏桂

晚出千林,中立三秋,清哉此花。

自鹫峰移下,碎成玉屑,蟾宫分到,缀作金葩。

粟许来微,薰天声价,较楚蕙庾梅还韵些。

真奇处,但餐沆瀣,不染繁华。酒边一笑婆娑。

疑香醉山中尊者家。

怅尘埃俗状,强颜羞对,风骚墨客,乐事堪夸。

月照才清,露浓尤馥,饮待夜深应更佳。

姑容我,胆瓶斜插,卧看窗纱。

(0)

和傅山父红梅韵·其二

节士耻随时世妆,若为妩媚著春裳。

何如清淡甘天分,莫与儿曹较色香。

(0)

太府寺梅花盛开和曾玉堂韵·其一

姑射丰标惯野塘,不虞水部入佳章。

雪边未了孤山约,尽有春风一面妆。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