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出千林,中立三秋,清哉此花。
自鹫峰移下,碎成玉屑,蟾宫分到,缀作金葩。
粟许来微,薰天声价,较楚蕙庾梅还韵些。
真奇处,但餐沆瀣,不染繁华。酒边一笑婆娑。
疑香醉山中尊者家。
怅尘埃俗状,强颜羞对,风骚墨客,乐事堪夸。
月照才清,露浓尤馥,饮待夜深应更佳。
姑容我,胆瓶斜插,卧看窗纱。
晚出千林,中立三秋,清哉此花。
自鹫峰移下,碎成玉屑,蟾宫分到,缀作金葩。
粟许来微,薰天声价,较楚蕙庾梅还韵些。
真奇处,但餐沆瀣,不染繁华。酒边一笑婆娑。
疑香醉山中尊者家。
怅尘埃俗状,强颜羞对,风骚墨客,乐事堪夸。
月照才清,露浓尤馥,饮待夜深应更佳。
姑容我,胆瓶斜插,卧看窗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夜赏桂图景。诗人在深秋时分,于千林之中、晚出散步,三秋之境更显得格外清幽。这里的“花”指的是桂花,它自远处的鹫峰移植而来,如同玉屑一般细腻,被蟾宫(月宫)分赐予人,缀作金色的花簇。诗中提到粟米般微小的香气薰蒸天际,价格不菲,其韵味甚至超过了楚地的蕙和庾梅。
接下来的“真奇处”表达了诗人对桂花清高脱俗的赞美,它只吸取天地之精华,不沾染凡尘的繁华。然后是诗人在酒桌上的一笑,似乎与山中隐居的尊者有着某种精神上的交流。
但当诗人面对尘世的喧嚣和俗态时,他不免感到羞愧与无奈,只好强颜欢笑,对那些风骚墨客们夸耀自己所享受的快乐。月光洒在清澈之中,露水浓郁而香醇,这一切都让诗人期待着夜深时分,更能品味到这份美好的境界。
最后,“姑容我”一句,是对桂花的倾诉和请求,让它与自己同在,用胆瓶斜插在窗边,卧看窗外的纱幕。这不仅是对桂花的爱恋,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