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燕》
《归燕》全文
宋 / 陈允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王谢堂前柳树苍,玉京坟上藓花黄。

无情又逐东风去,落日朱帘几断肠。

(0)
翻译
王谢两家的厅堂前,柳树已经苍老繁茂。
京城墓地上的苔藓,也已染上了黄色。
注释
王谢:指东晋时的两大名门望族。
堂前:厅堂前面。
柳树:象征着岁月和历史。
苍:形容柳树的老态。
玉京:古代对京都的称呼,这里指京城。
坟上:墓地之上。
藓花:苔藓植物,常用于形容荒凉或衰败。
黄:形容苔藓的颜色。
无情:指自然界的无情变迁。
逐:追逐,此处指随风飘动。
东风:春风,象征着季节更替。
落日:夕阳,暗示时光流逝。
朱帘:红色的窗帘,常用来描绘室内景象。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鉴赏

这两首诗都是描绘了自然景色中的离别与哀愁。第一首诗以“王谢堂前柳树苍”起笔,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变迁,柳树象征着离别与回忆,而“玉京坟上藓花黄”则描绘了一幅荒凉的墓地景象,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最后一句“无情又逐东风去,落日朱帘几断肠”,通过写柳絮随风飘散,落日余晖映照下的朱帘,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勾起了观者深深的哀伤。

第二首诗《归燕》是宋代诗人陈允平的作品,虽然没有直接给出诗句,但从标题来看,它很可能描绘的是归巢的燕子,燕子常常被用来寄托离别后的重逢之感。燕子的归去,可能引发了诗人对故人或故乡的思念,也可能寓言人生的聚散无常。整体上,这两首诗都借助自然景物传达了深深的感慨和情感。

作者介绍
陈允平

陈允平
朝代:宋   字:君衡   号:西麓   籍贯: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   生辰:1215-1220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猜你喜欢

有何不可·其三

桂花香满脩廊,皓月当空照我。

徐徐三弄瑶琴,恁地有何不可。

(0)

吴山旅楼秋望

桂香风老鬓飕飕,添著湘罗小夹裘。

烟锁亭台青嶂晓,露寒帘幕画堂秋。

雁来花发芙蓉浦,燕去影疏杨柳楼。

隔岸梧桐易憔悴,未霜叶落满河舟。

(0)

深春·其二

燕子来时春又休,暖风吹绿上枝头。

绣帘不隔荼蘼月,香影无人自入楼。

(0)

北山访僧晚归

吟僧山北住,又买过湖船。

半日得闲话,一生无此缘。

波光□酒兴,竹色带茶烟。

归路斜阳里,徐行听乱蝉。

(0)

毕少董翻经图诗

我知君子有常心,谁谓春秋无定法。

常心定法皆一途,万变在前吾不惑。

锦衣白马青油客,回首伤心沦异域。

缟带喜赠延州来,一见浑如旧相识。

片时偷生万年泣,倘得义成身乃立。

已将死生委天公,要因笔削明吾迹。

偃蹇榻上书千帙,坐使群儒仆墙壁。

凛然紬史行天诛,扫除坦涂大搜索。

赞辞自昔非游夏,叛去于今无籍湜。

鸿雁书闻到上林,管弦声任来凝碧。

嫣然侍侧两少丽,桃叶桃根莫能及。

豆蔻梢轻露有华,早梅花嫩春无力。

欲将婢子固君心,岂料君心坚铁石。

果闻远使报还家,万里精诚初不隔。

书成初奏未央宫,金马石渠皆动色。

不与左氏作忠臣,忠欲天王坐中国。

圣人大法先能识,节义大闲今独得。

伤麟叹凤非道穷,千载相逢犹咫尺。

尊王便是祝釐心,圣人寿与天无极。

(0)

道傍庙

荒祠存玉像,画壁剥苍苔。

额古名难问,村空祭不来。

乱鸦号古木,斗雀罥浮埃。

犹有人求珓,西风动纸灰。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