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詶胡小山盐台二首·其二》
《詶胡小山盐台二首·其二》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江海风烟揽辔论,百城守长拜行轩。

朅从绣斧临吴甸,几为闾阎叩帝阍。

挟笔千秋高雪调,熬波万灶矗云屯。

鱼盐岂有藏名者,莫以于旄访席门。

(0)
鉴赏

此诗《詔胡小山盐台二首(其二)》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展现了其对盐政官员胡小山的赞誉与敬意。

首句“江海风烟揽辔论”,描绘了盐台官员胡小山在江海之间,面对风烟变幻,依然从容不迫地讨论盐政之事,体现了其深谋远虑的智慧和决断力。接着“百城守长拜行轩”一句,通过描述各地守长对胡小山的恭敬拜访,展现了他作为盐政主管的权威与影响力。

“朅从绣斧临吴甸,几为闾阎叩帝阍”两句,进一步刻画了胡小山深入基层,关心百姓疾苦的形象。他如同手持绣斧的官员,亲临吴地,倾听民众心声,甚至直接向皇帝反映民间疾苦,体现了他为民请命的高尚情怀。

“挟笔千秋高雪调,熬波万灶矗云屯”则赞美了胡小山在盐政改革上的卓越成就。他以笔为剑,推动了盐业的现代化发展,如同千年的雪景般高洁,又如万灶之火,直冲云霄,彰显了他改革的决心与成效。

最后,“鱼盐岂有藏名者,莫以于旄访席门”表达了对胡小山功绩的肯定,认为他的贡献并非仅仅局限于盐政领域,而是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提醒人们不应仅以官职高低来评价一个人的价值,而应关注其对社会的实际贡献。

整首诗通过对胡小山形象的描绘和对其实绩的赞誉,展现了明代官员在治理国家、服务百姓方面的理想追求和实际行动,体现了当时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政治的向往与实践。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鸡鸣山

文物东吴会,招提倚汉开。

地随南岳转,天逐大江回。

云幌长垂殿,松衣半护苔。

六朝歌舞地,花树变楼台。

(0)

题竹杖化龙图

昔日长房有仙骨,兴落壶公白云窟。

别时相赠绿玉杖,骑度青山梦恍惚。

归来投杖葛陂去,烟波浩渺灵光发。

回惊天际翻玉涛,神龙隐隐云端没。

吁嗟数尺青琅玕,根缠风雪生光寒。

异物自有鬼神护,终当远去非人间。

织梭入网无人识,雷雨晦暝起空壁。

丰城宝剑出狱中,一跃延津云气黑。

由来变化多如此,费公竹杖何须惜。

君不见南阳有卧龙,草庐未顾居人群。

又不见傅岩之版筑,起向商家作霖雨。

信是人龙自有真,尘埃物色竟何人。

达人隐头角,独抱阳之精。

屈信顺化理,呼吸生风云。

绘工未必能图画,直令千古照汗青。

(0)

斋居书事

宦况怜今夕,孤怀傲世尘。

溪山足吏隐,苜蓿长园春。

昼静云移榻,阶閒雀近人。

古来毡亦冷,聊尔遂吾真。

(0)

越王台

越王城外越王台,古木阴阴庙宇开。

地入中原西楚后,邦分百粤晚唐来。

无诸碑在空寥落,有恨江流去不回。

为问君王钓龙处,夕阳满地伴蒿莱。

(0)

再游归宗岩

昔游当玄冬,兹来值朱明。

岁光倏尔变,眷言怆深情。

少壮易抛掷,短发不复生。

幽探在佳致,胜事谁能评。

高松结鹤居,深叶栖蝉鸣。

六月看山雪,千林响流莺。

紫云开玉台,青鸾控朱軿。

回首顾尘迹,飞身天上行。

白杨满山下,古坟相青峥。

感此地下魄,何用千岁名。

仙人非凡胎,丹砂不可成。

我来得清况,对酒当欢倾。

(0)

和端州太守王君宗鲁七星岩二十景诗·其四天阁晴岚

赤阑曲曲绕层台,风荡岚光水倒回。

一片青天涵石镜,菱歌原未有人来。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