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温尚书旧庄》
《过温尚书旧庄》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白石清泉抛济口,碧幢红旆照河阳。

村人都不知时事,犹自呼为处士庄。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wēnshàngshūjiùzhuāng
táng / bái

báishíqīngquánpāokǒuzhuànghóngpèizhàoyáng

cūnréndōuzhīshíshìyóuwèichùshìzhuāng

注释
白石:指白色的石头,常常象征纯洁或高雅。
清泉:清澈的泉水,寓意纯净。
济口:地名,此处代指河水流经的地方。
碧幢红旆:绿色的旗帜和红色的幡杆,古代常用于装饰或标识。
河阳:地名,古代黄河北岸的一个地方。
村人:村民们。
犹自:仍然,依然。
呼为:称呼为。
处士庄:指隐士居住的村庄,处士指未出仕的读书人或隐居者。
翻译
白色的石头和清澈的泉水扔进河中,绿色的旗帜和红色的幡杆照映着河阳的景色。
村子里的人们都不知道外面的时事,还把这里叫做隐士的村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享受清贫生活的情怀。

“白石清泉抛济口”中的“白石清泉”,形象地描绘出泉水清澈见底,如同白石一般纯净。泉水从山间涌出,形成一道清新的溪流,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美丽写照,也隐喻着诗人心灵的清洁与宁静。

“碧幢红旆照河阳”中的“碧幢”,指的是翠绿色的树丛或竹林,它们如同一道天然的屏障,给人以遮风挡雨之感。红旆,则可能是指村庄中飘扬的旗帜或者鲜艳的花朵。这一句通过对比色彩的运用,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强化了诗中的意境。

“村人都不知时事,犹自呼为处士庄”则是诗人的感慨。这里,“村人都不知时事”,可能是指村民们对外界的变迁不甚了解,他们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对于远离他们的世间纷争并不关心。而“犹自呼为处士庄”则显示了诗人的身份认同,他虽然身处乡野,却仍然坚持着自己的处世态度,自称为隐居的士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村民生活状态的观察,表达了一种超脱红尘、享受清贫的生活理念。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渔家傲·其八太后庆八十,诏书到,再和孔纯老

老老恩波今及老。诏书前日新颁到。

视膳慈宁先嗜好。隆孝道。慕逾五十前王少。

想见天颜温色笑。东朝上寿称觞了。

易俗功深神且妙。来窈窕。德齐任姒消骄傲。

(0)

题马以道画扇

寒芦卧疏黄,远水分淡碧。

秋荷如有情,相映两鸂鶒。

(0)

宿彰教寺

过市欲投宿,秽隘非所安。

人言五里馀,有寺洁且宽。

驱驽犯泥淖,敢惮风雨寒。

稻塍与兔径,萦纡度千盘。

衣裘被沾湿,脚膝加蹒跚。

因思圣人语,后获当先难。

壮哉古道场,翚飞映层峦。

秀色蔼松桧,清香馥芝兰。

我心大有得,岂惟厌游观。

行行勿踌躇,霁日升云端。

(0)

次韵因上人晚菊简魏定父·其一

荆棘困松柏,风雨乱昏晓。

干戈几时息,年来费天讨。

孤芳如谢安,端恐非小草。

此意谁人知,伊余相自保。

(0)

应资深康乐园四咏·其三

不知眼界几多阔,隐隐青山在天末。

湖光酿就琥珀浓,应助先生恣浇泼。

西风摇落黄花秋,江城有蟹供拍浮。

人如渊明亦不恶,肯使临赋成悠悠。

(0)

秋夜对月

青廓经新雨,扶疏桂影秋。

夜凉山色静,风细水光浮。

坐久因忘寐,诗成得散愁。

愿言乘此兴,同赋庾公楼。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