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困松柏,风雨乱昏晓。
干戈几时息,年来费天讨。
孤芳如谢安,端恐非小草。
此意谁人知,伊余相自保。
荆棘困松柏,风雨乱昏晓。
干戈几时息,年来费天讨。
孤芳如谢安,端恐非小草。
此意谁人知,伊余相自保。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之道所作,名为《次韵因上人晚菊简魏定父(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
“荆棘困松柏,风雨乱昏晓。”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荒凉的自然景象,其中荆棘代表了世间的艰难与挑战,而松柏则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格。风雨交加,昏晓不明,形象地表达了作者面对困境时内心的挣扎和迷茫。
“干戈几时息,年来费天讨。” 这两句继续抒发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干戈即古代战争中的兵器,"干戈几时息"表达的是对和平到来的渴望。而"年来费天讨"则显示出作者对于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感叹。
“孤芳如谢安,端恐非小草。” 这两句引用了东晋名士谢安的典故,他曾在乱世之中保持着高洁的品格,像一朵孤独的花朵。"端恐非小草"则表明作者对自己的境遇和品格有所自信,即便是在混乱的世界中,也能保持不凡。
“此意谁人知,伊余相自保。” 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感慨。面对这纷繁复杂的世道,他感到自己的情感和志向难以为他人所理解,因此只能依靠自己去守护那份纯净的意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乱世中的坚持与自我保存的深刻思考。王之道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他既能观察世界,又能内省自我的文学才华和哲学思考。
所贵金石文,为可证故书。
佚事或创获,小学犹其余。
兹鼎郑重言,宗周王命盂。
锡以鬯一卣,黻冕车旗俱。
邦司四百人,仆驭至庶夫。
是当为重臣,何以名泯如。
成王廿三祀,警酒资吁谟。
初疑武之穆,盂本可通邘。
然此述王命,岂容以国呼。
又疑盂于借,唐叔字子于。
然曰祖南公,世系难强诬。
班表有邗叔,时地亦未殊。
其人又无考,傅会滋成愚。
祝雍与陶叔,一例同嗟吁。
仰屋徒自笑,秋风在庭梧。
霜林脱尽长风劲,老干凌空势特横。
丛祠野岸俯寒潮,对立隐然君子正。
或云平仲乃古名,叶如鸭脚森高擎。
肌理细密类文木,雕镌裁制最中程。
仰观有如双阙列,巨可蔽牛坚多节。
肤皴石骨旁生瘿,枝蟠篆势力屈铁。
千年灵根逃斧柯,盘郁不啻藏岩阿。
若非里社耆年慎护惜,定烦双忠灵爽为总呵。
松禅作图下笔迅,咫尺俨如耸百仞。
寒林讵必仿李成,枯树应知伤庾信。
我来摩挲坐树侧,重披斯图三叹息。
图今兴树屹相向,乔木依然令人轼。
君不见梁时七桧析作薪,星坛荒秽丛荆榛。
又不见红豆山庄化尘坌,野田孤干无人问。
独留此树依寒塘,两虬挺角立不僵。
栎社未邀匠石顾,岂有黄鹄来翱翔。
亦知材大古难用,磊砢犹应为世重。
小山之招在何许,更拟作亭效楚颂。
举杯相酹仍留连,回看林杪生暮烟。
息盦髯叟诗在手,我欲和之写向石之右。
《双银杏歌》【清·庞鸿书】霜林脱尽长风劲,老干凌空势特横。丛祠野岸俯寒潮,对立隐然君子正。或云平仲乃古名,叶如鸭脚森高擎。肌理细密类文木,雕镌裁制最中程。仰观有如双阙列,巨可蔽牛坚多节。肤皴石骨旁生瘿,枝蟠篆势力屈铁。千年灵根逃斧柯,盘郁不啻藏岩阿。若非里社耆年慎护惜,定烦双忠灵爽为总呵。松禅作图下笔迅,咫尺俨如耸百仞。寒林讵必仿李成,枯树应知伤庾信。我来摩挲坐树侧,重披斯图三叹息。图今兴树屹相向,乔木依然令人轼。君不见梁时七桧析作薪,星坛荒秽丛荆榛。又不见红豆山庄化尘坌,野田孤干无人问。独留此树依寒塘,两虬挺角立不僵。栎社未邀匠石顾,岂有黄鹄来翱翔。亦知材大古难用,磊砢犹应为世重。小山之招在何许,更拟作亭效楚颂。举杯相酹仍留连,回看林杪生暮烟。息盦髯叟诗在手,我欲和之写向石之右。
https://shici.929r.com/shici/us1mK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