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圃诗·其三》
《秋圃诗·其三》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苜蓿先生馆,柴桑处士家。

寒花娱晚节,老圃足生涯。

露重青毡薄,簪轻皂帽斜。

谁言官独冷,秋至让繁华。

(0)
鉴赏

这首《秋圃诗(其三)》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园圃的宁静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中植物在寒风中的坚韧与美丽,以及园丁在简朴生活中的满足与自得。

“苜蓿先生馆,柴桑处士家。” 开篇以“苜蓿先生馆”和“柴桑处士家”为喻,巧妙地将园圃比作隐士的居所,暗示了园中生活的清静与超然。苜蓿和柴桑均为古代文人隐居之地的象征,这里借以表达园主虽身处尘世,却心怀高远,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宁静。

“寒花娱晚节,老圃足生涯。” 接着点明主题,寒花在晚秋时节绽放,不仅装点了园圃,也寓意着园主在岁月的磨砺下依然保持着高洁的情操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老圃作为园丁,他的辛勤耕耘和对园艺的热爱,构成了园中不可或缺的生命力,体现了平凡生活中的充实与满足。

“露重青毡薄,簪轻皂帽斜。” 这两句细致描绘了园中环境与园丁的形象。露水重,青毡薄,形象地表现了秋夜的凉意和园中植物的脆弱,同时也反映了园丁在艰苦环境下仍能保持乐观的态度。簪轻皂帽斜,则是通过园丁的装扮,进一步展现了他的朴实与随性,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谁言官独冷,秋至让繁华。” 最后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官场冷暖的反思。在秋天的背景下,繁华与冷清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作者对于追求物质繁华与精神满足之间平衡的思考。他似乎在说,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外在的繁华或官位的高低,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生活以及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别叔总

春风吹绿越岘烟,中有鹤爪留其颠。

共寻游赏十七日,能洗别愁三数年。

流水青琴思归引,名都白马从军篇。

与君出处两难主,安得并耕盘谷田。

(0)

龙岩州除夕醉后赋长句三首时将赴漳泉诸郡·其二

昨夜家书来自驿,母氏之言父手迹。

镫前一读百叹息,泪与空檐雨同滴。

男儿不能忍穷守家,乃使风霜雨雪饥渴冻,劳惫忧愁疾病痛,一一尽入老亲梦。

家有榆树藏乌鸦,乌鸦之鸣声呀呀。

音书此时不到家,老亲听之思天涯,掷珓问卜愁转加。

又况今日除夕,明日元辰,四时佳节更番新。

天机自动诸弟妹,膝前颇解思行人。

牵衣挽问兄在闽,屈指六年南北他乡春。

吁嗟我生七尺身,不如牛医之儿能奉亲。

(0)

军中杂感·其四

八面风云护马舆,将军开幕礼贤初。

朝投征虏壶中箭,夜试睢阳架上书。

江左衣冠思五巂,并州名誉正双居。

燕台自贵真骐骥,骏骨翻劳月俸储。

(0)

中秋日吾园访桂柬程文伯

肝胆向谁说,须眉比众殊。

还乡翻似客,经世愧为儒。

东去涛声壮,南来雁影孤。

扬州今夜月,还是二分无。

(0)

病中口占

帘底秋花著蕊迟,帘前香篆袅残丝。

偶然疏雨随风过,一种新凉与病宜。

于世无求高枕足,还乡有梦夜镫知。

荒山足茧成何事,耗尽雄心转自疑。

(0)

吴江舟次

三年十渡吴江水,花草山川渐有神。

故垒削平皆沃壤,荒村成聚见归人。

晨餐细脍烹红鲤,夜舫清歌飐白蘋。

还是六朝金粉地,残秋烟景似芳春。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