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家书来自驿,母氏之言父手迹。
镫前一读百叹息,泪与空檐雨同滴。
男儿不能忍穷守家,乃使风霜雨雪饥渴冻,劳惫忧愁疾病痛,一一尽入老亲梦。
家有榆树藏乌鸦,乌鸦之鸣声呀呀。
音书此时不到家,老亲听之思天涯,掷珓问卜愁转加。
又况今日除夕,明日元辰,四时佳节更番新。
天机自动诸弟妹,膝前颇解思行人。
牵衣挽问兄在闽,屈指六年南北他乡春。
吁嗟我生七尺身,不如牛医之儿能奉亲。
昨夜家书来自驿,母氏之言父手迹。
镫前一读百叹息,泪与空檐雨同滴。
男儿不能忍穷守家,乃使风霜雨雪饥渴冻,劳惫忧愁疾病痛,一一尽入老亲梦。
家有榆树藏乌鸦,乌鸦之鸣声呀呀。
音书此时不到家,老亲听之思天涯,掷珓问卜愁转加。
又况今日除夕,明日元辰,四时佳节更番新。
天机自动诸弟妹,膝前颇解思行人。
牵衣挽问兄在闽,屈指六年南北他乡春。
吁嗟我生七尺身,不如牛医之儿能奉亲。
这首清代诗人江湜的《龙岩州除夕醉后赋长句三首·其二》描绘了诗人收到家书时的深深感慨。首句“昨夜家书来自驿”,以急切期待的心情写出家书的到来,紧接着“母氏之言父手迹”强调信件中父母的关怀和亲情。诗人读信时“百叹息”,情感深沉,泪水与屋檐雨滴相融,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接下来,诗人通过“男儿不能忍穷守家”表达自己的无奈,描述了在外生活的艰辛,如“风霜雨雪饥渴冻,劳惫忧愁疾病痛”,这些困苦都化作对家中老人的担忧,他们夜晚梦见儿子的痛苦。“家有榆树藏乌鸦”一句借乌鸦的叫声象征着远方的呼唤,而“掷珓问卜愁转加”则写出家人对消息的期盼和忧虑。
除夕之夜,诗人想到明日又是新的一年,佳节更迭,而自己却远离家乡,不禁感叹“屈指六年南北他乡春”。最后,诗人以“不如牛医之儿能奉亲”自责,表达了对未能尽孝的深深愧疚。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未能陪伴在父母身边的遗憾。
巷战无人,剩雕梁一桁,九条罗帕。
再拜皇天,以次纵容齐挂。
贼至仰视而惊,似听得精灵交骂。
但吞声肢箧奔逃,不敢临风呼吒。
廉姬小妹还魂亚,妾为尼、妹婚而寡。
残躯两两等耄耋,鬼伯当时同赦。
再生已证无生,死者无殊生者。
算清明风雨,又到甲申年也。
烛灺铜盘矣。挂絺衣、几枝萝薛,晚风吹起。
猿笛雁筝声拉杂,一带天河斜指。
论甲子、大夫强仕。
不信东方编贝稳,笑昌黎、早落期期齿。
浑未免、聊复耳。饥驱我亦愁无底。
揖诸侯人呼上客,自称狂士。
十载黄齑酸到骨,嚼出宫商角徽。
丰年少、甘为荡子。
大噱仰天天也闷,肯登堂、浪进先生履。
沦落感、竟如此。
一圆无著。嗟天龙鬼畜,暗中摸索。
想老衲、金钩挂处,伴花雨登台,饭香浮钵。
潦倒东坡,五戒祖、前身衣脱。
认三生故物,探得环时,是我非错。茫茫转轮死活。
只胸旁玉在,温润如昨。
打不破、圈里机关,更儿女牵缠,酒肉耽搁。
项后灵光,险些被、业风吹落。
向当中、一敲两段,省伊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