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汤农部鹏三章·其三》
《答汤农部鹏三章·其三》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足刖岂伤璞,相者自神眊。

以予区区诚,舌敝未酬告。

万鳞接崇阀,容趾无寸奥。

明月作龙饵,去且海东蹈。

所悲新相知,如磁以针好。

百引偶合气,一瞬忽离貌。

今日迹所依,明日梦或到。

人生几握手,元鬓变颓髦。

君梦倘余觅,排浪向烟峤。

乱茑络松盖,下有白猿啸。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创作的《答汤农部鹏三章》的第三章。全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足刖岂伤璞,相者自神眊”以“刖足”(砍脚)比喻失去朋友之痛,但真正的“璞”(未经雕琢的美玉)不会因此受损,暗示真正的友谊不会因外在的困难而破裂。接着,“以予区区诚,舌敝未酬告”表达诗人对朋友的真诚,即使口干舌燥也未能完全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

“万鳞接崇阀,容趾无寸奥”运用了“鳞次栉比”的形象,比喻众多事物紧密相连,却难以找到真正理解自己的人,暗含对社会复杂性的感慨。“明月作龙饵,去且海东蹈”则以明月吸引龙鱼为喻,象征着追求理想与远方的决心。

“所悲新相知,如磁以针好。百引偶合气,一瞬忽离貌”描绘了新交朋友之间的微妙关系,如同磁石与针的相互吸引与瞬间分离,表达了对友情变化无常的忧虑。

“今日迹所依,明日梦或到。人生几握手,元鬓变颓髦”感叹时间的无情,从今天到明天,从青丝到白发,人生短暂,相聚不易。最后,“君梦倘余觅,排浪向烟峤。乱茑络松盖,下有白猿啸”以梦境为寄托,希望友人能寻找到心灵的归宿,如同穿越波涛汹涌的大海,抵达那片被松树覆盖、白猿长啸的宁静之地,寓意对友情的永恒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友情、时间、理想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宫词·其二

元宵时雨赏宫梅,恭请光尧寿圣来。

醉里君王扶上辇,銮舆半仗点灯回。

(0)

菩萨蛮·其三

冰肌玉衬香绡薄。无言独倚阑干角。相见又还休。

可堪归去愁。碧波溪上路。几阵黄昏雨。

归去断人肠。纱厨枕簟凉。

(0)

未至池阳五里有齐山寺寺后岩石巉然缘崖而上绝顶有翠微亭即杜樊川九日携壶地也自亭而西憩集仙洞

泉石吾膏肓,佳处每忘返。

携壶上翠微,一雨秋政晚。

千岩如献状,秀色叠层巘。

缘云梯径入,危磴石偃蹇。

洞户访真仙,丹成骨已换。

羽化今几年,鸾鹄若在眼。

(0)

代别张宪·其二

老去安为客,春来不著家。

江湖遂良觌,身世入长嗟。

处死宁无地,谋生信有涯。

分携感时节,杨柳又藏鸦。

(0)

与金陵傅漕余预乡荐时傅兄持文衡·其一

著作承明近玉堂,云何持节尚为郎。

运储巧思蜀诸葛,揽辔澄清汉范滂。

自昔谋猷资启沃,于今军国欠平章。

商岩事业公须继,好趁春风朝未央。

(0)

听筝堂

雁柱鸾弦十有三,南山安石位岩岩。

逡巡奏罢金縢曲,堂上沾襟叹不凡。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