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地都来一丈馀,垦锄元不费工夫。
匝墙先种竹三本,绕槛却栽花数株。
风伯唤来烦解佩,月娥邀得醉携壶。
凭君试向蓬莱问,还有神仙似我无。
有地都来一丈馀,垦锄元不费工夫。
匝墙先种竹三本,绕槛却栽花数株。
风伯唤来烦解佩,月娥邀得醉携壶。
凭君试向蓬莱问,还有神仙似我无。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田园生活的美好景象。开篇“有地都来一丈馀,垦锄元不费工夫”两句表明在这里有一片宽敞的土地,无需过多劳作便能耕种。接着,“匝墙先种竹三本,绕槛却栽花数株”则是诗人对这片土地进行了装点,种植了竹子和花卉,营造出一处幽静雅致的环境。
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诗人享受着清风明月带来的快乐。“风伯唤来烦解佩”中,“风伯”即是风神的美称,这里化用了古代传说中的风神,可以理解为诗人邀请或感受到了一阵清新的风,“烦解佩”则意味着心情舒畅,所有的烦恼都随风而去。“月娥邀得醉携壶”中,“月娥”指的是月亮,这里也是化用了古代传说中的月神,诗人在月光下饮酒,达到了酩酊大醉的状态。
最后一句“凭君试向蓬莱问,还有神仙似我无”则是诗人的自喻和自豪。蓬莱山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自己与世隔绝、得道成仙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超脱尘俗的自得其乐。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美景的享受和精神寄托,展现了诗人追求一种淡泊名利、与自然合一的生活理想。
记得寻常月,原多朗朗情。
正逢秋皎洁,分外影光明。
叶已梧桐脱,声才蟋蟀鸣。
团圆千里共,气象十分盈。
金兔非加染,银蟾觉倍清。
虽云增色相,犹是旧晶莹。
光彩星辰让,精华桂子生。
深宵如白昼,玩赏到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