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浅无妨且泊之,西风明月荻参差。
最欣逸士诗中画,貌得郎中画里诗。
水浅无妨且泊之,西风明月荻参差。
最欣逸士诗中画,貌得郎中画里诗。
此诗《题唐寅山水人物画册十帧(其六)芦艇》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在鉴赏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理解一下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诗的第一句“水浅无妨且泊之”,描绘了一幅平静的画面:水面虽浅,但船只依然可以停靠,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和谐共处的态度。这句诗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也暗含了人与自然相处时的智慧与从容。
第二句“西风明月荻参差”,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氛围。西风吹拂,明月高悬,芦苇随风摇曳,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动态美的景象。这里的“荻参差”不仅描绘了芦苇的形态,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接下来的“最欣逸士诗中画”,表达了诗人对“逸士”的向往和欣赏。逸士,通常指的是那些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诗人通过这句话,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于“逸士”身上,同时也赞美了画中所展现的这种理想化的境界。
最后一句“貌得郎中画里诗”,则点明了诗与画之间的相互映照。这里“郎中”可能是指画家,也可能泛指艺术创作的主体。诗人认为,画中的景象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呈现,更是蕴含了深邃的诗意。这句话强调了艺术作品中诗性和情感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如何通过视觉语言得以传达和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真谛的感悟。它不仅是一首对唐寅山水人物画册的题咏,也是对自然、艺术与人性之间和谐关系的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