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偏无俗客,日在掩柴扉。
暑退闲蒲扇,凉生换葛衣。
风高云散影,露下月扬辉。
独据胡床坐,心清即道机。
地偏无俗客,日在掩柴扉。
暑退闲蒲扇,凉生换葛衣。
风高云散影,露下月扬辉。
独据胡床坐,心清即道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生活场景,诗人李俊民在偏僻之地独坐,远离尘嚣,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与清凉。通过“地偏无俗客”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世俗的疏离和对清净环境的追求。夏日暑气渐退,诗人手中蒲扇轻轻摇动,换上轻薄的葛衣,更显出一种自在与舒适。
“风高云散影,露下月扬辉”两句,生动展现了夜晚的景象。微风吹过,乌云散去,月光洒落,露珠闪烁,营造出一片静谧而美丽的夜景。这种景象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最后,“独据胡床坐,心清即道机”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他独自坐在胡床上,内心如水般清澈,仿佛达到了某种超脱的境界。这里的“道机”可能指的是道家思想中的自然法则或内在的智慧,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领悟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独处时的宁静心境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