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醯蔬饼媚晨羞,一饱宁知老到头。
但听儿童语声喜,黑头青角看泥牛。
蓼醯蔬饼媚晨羞,一饱宁知老到头。
但听儿童语声喜,黑头青角看泥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充满了对自然和平凡生活的喜爱与珍视。"蓼醯蔬饼媚晨羞"一句,以鲜艳的词汇描写春天农家妇女制作农产品的情景,其中“蓼”指蓼科植物,其叶可腌制成菜;“醯”则是古时一种发酵食品。这些生动的细节,让人仿佛闻到了一片乡土气息和春日的清新。
"一饱宁知老到头"透露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一餐饭吃得饱腹,便能安然接受时光带来的沧桑变化,直至暮年。这不仅是对生命本身的认可,也是对自然规律的顺应。
"但听儿童语声喜"则转向了生活中的另一股清泉——孩子们的欢笑声。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纯真无邪之声音的喜悦,这些声响构成了生命中最质朴、最美好的乐章。
最后,"黑头青角看泥牛"一句,更是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劳动场景完美结合。诗人或许在观察着农夫们头戴斗笠(黑头),身穿青衣(青角),在泥泞中耕作的身影,通过这种描写,传达了对辛勤劳作者的尊重和对土地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精心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满足与对自然美好的融合,是一首充满乡土气息和哲理思考的佳作。
山灵禅精蕴,源流无古今。
不有吾徒在,林泉减清音。
十老开吟坛,斯人何崎嵚。
洎乎嘉隆间,继起还能任。
俯仰二百载,流风久销沉。
荒碑卧榛棘,野鸟鸣空林。
前年南垞翁,怀古情独深。
白社倡嘉会,碧山罗华簪。
邵子期再续,逸兴飞远岑。
觞斝集群彦,高唱摅崇襟。
仰见岭头月,来照山中吟。
古人岂远哉,旷世从招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