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乘兴谒先生,十里秋光照眼明。
净室寒窗无长物,道书狼籍古琴横。
驱车乘兴谒先生,十里秋光照眼明。
净室寒窗无长物,道书狼籍古琴横。
此诗描绘了一位诗人驾车兴致勃勃地探访隐士邵醇郊居的情景。首句“驱车乘兴谒先生”,生动展现了诗人满怀热情与期待的心情。接着,“十里秋光照眼明”一句,以秋日的明亮光线为背景,渲染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仿佛能照见人心的纯净。
进入邵醇的居所后,诗人通过“净室寒窗无长物”这一句,描绘了一个简朴而宁静的环境,暗示了主人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而“道书狼籍古琴横”则进一步揭示了主人的兴趣所在——追求精神层面的修养与艺术的享受,古琴的摆放与杂乱的道书,既体现了主人对传统学问的热爱,也暗示了其生活的随意与洒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隐士生活的静谧与高雅,也传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敬仰,是一幅生动的隐逸生活画卷。
春骀荡。奈著眼、处处成惆怅。
无端暗引柔丝,自把吟魂密网。
香心枉费,漫闲倚、银屏笑周昉。
算词人、生带愁来,玉颜空许相抗。
征衫倦拍芳尘,望朱雀乌衣,何处门巷。
旧苑凄凉更谁见,珠泪涴、铜仙露掌。
早料理、移宫换羽,和海水、天风咽断响。
任纵他、罗绮轻盈,翠軿花外来往。
眼前了了无生法,君看此楼深处。
苦海元乾,禅天不坏,去路依然来路。新蝉自语。
坐万绿阴中,早凉高树。
枯蜕无声,不知人世有风露。
香台微雨乍歇,客来拚痛饮,休更心苦。
人各一回,劫凡千变,我亦恒河小住。江干战鼓。
甚造出虫沙,渐台郿坞。世外金容,翠岩天万古。
老坡生丙子。算五十三龄,戊辰刚值。奇才践清地。
正金莲光下,唏嘘先帝。宫壶拜赐。
可曾念、黄州李委。
奈从今、白发苍颜,磨蝎命宫难避。长记。
乾嘉全盛,岁岁苏斋,胜流高会。
奎精画里,衣冠客,尽时制。
适先庚旬日,诗龛诗老,南雅芙初并至。
恁沧桑、花甲重周,却来我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