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笙歌别海壖,诏书归觐九重天。
已将清净安齐国,不使声名减颍川。
题品人才看赞赞,扶持皇极在平平。
文星旧与文昌亚,今贯三台更炳然。
灯火笙歌别海壖,诏书归觐九重天。
已将清净安齐国,不使声名减颍川。
题品人才看赞赞,扶持皇极在平平。
文星旧与文昌亚,今贯三台更炳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所作,名为《送明守黄子由尚书赴召》。诗中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和官员升迁的祝福,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期许。
“灯火笙歌别海壖”一句,以海壖为背景,描写了一番送别的氛围。灯火与笙歌都是夜晚宴席上的景象,而“别海壖”则表明了离别是在一个水边的地方进行的,这种环境设置营造出一种别离时的静谧和忧伤。
“诏书归觐九重天”则是说黄子由得到了皇帝的诏书,命他返回京城。这一句既表明了黄子由官职的升迁,也透露出朝廷对他的信任和期望。九重天在这里象征着京都的尊贵与神圣。
“已将清净安齐国,不使声名减颍川”两句,诗人祝愿黄子由能够为国家带来安宁,同时也希望他保持自己的清白,不要让他的名声在颍川(一说是古代的河流,也可能是比喻)上受到任何损害。这里体现了对朋友政治生涯中保持正直品质的期望。
“题品人才看赞赞,扶持皇极在平平”则表达了诗人对黄子由才能的认可和对他能够支持皇权稳固的期待。这两句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对于国家政权稳定所扮演的角色。
“文星旧与文昌亚,今贯三台更炳然”最后两句,诗人以天上的星宿比喻黄子由的才华和地位。文星可能指的是司职掌管文学艺术的星官,而文昌是古代传说中的主宰文化教育之神。此处用“旧与文昌亚”表明了黄子由自古以来就与文昌有缘,预示着他在文学和学术上的才华。三台则可能指的是天上的三个重要星宿,此处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的巅峰。总体来说,这两句是在赞美黄子由的才能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情景的描绘、官员升迁的祝福以及才华与地位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朋友深厚的情感和对其未来政治生涯的美好愿望。
奏篇重彻冕旒前,欲挽银河荡八埏。
六计不为当世用,一编空受老人传。
规恢汉祚天方启,问讯南昌尉已仙。
遇合无人会成数,故山松柏惨寒烟。
奕世居公辅,齐眉肃妇仪。
鱼轩中岁乐,鸾镜暮年悲。
象笏子方贵,韦编孙有师。
悬知五花诰,不负蓼莪诗。
官仓出粟遍东西,多谢朱公念隐微。
但觉闾阎犹菜色,不知园囿已花飞。
当年国论无同异,此日民言有是非。
天上鸳鸿方刷羽,海边鸥鹭已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