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府多年识相毫,又飞镮锡出神皋。
霞标起处瞻鸳刹,风信平时过鹭涛。
月露空濛迷桧楫,天香芬郁湿兰袍。
道猷法窟从兹始,应叹吾生空二毛。
枢府多年识相毫,又飞镮锡出神皋。
霞标起处瞻鸳刹,风信平时过鹭涛。
月露空濛迷桧楫,天香芬郁湿兰袍。
道猷法窟从兹始,应叹吾生空二毛。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钱惟济所作的《送从进长老归天台》。诗中表达了对长老归山的敬仰与祝福之情。首句“枢府多年识相毫”,暗示长老在朝廷中枢机构中曾有过非凡的见识和贡献;“又飞镮锡出神皋”则描绘了他如今如神鸟般离开尘世,回归自然的仙迹。接下来,“霞标起处瞻鸳刹”描绘了长老离去时,如彩霞般的身影映照着佛塔,显得神圣而祥和;“风信平时过鹭涛”则以风信鸥鹭为衬托,展现了环境的宁静与长老的超然。
“月露空濛迷桧楫”写月光洒落,露水迷茫,连舟楫都仿佛迷失在了这清幽的景色中,烘托出一种空灵的氛围;“天香芬郁湿兰袍”则通过兰花的香气,进一步渲染出禅意与圣洁的气息。最后两句“道猷法窟从兹始,应叹吾生空二毛”表达了诗人对长老踏上修行之路的羡慕,同时也感叹自己韶华已逝,人生如梦。
整体来看,此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赞美了长老的高尚品质,也寓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
崇祯定逆案,阁臣居其四。
生祠谁书碑,二水败以字。
其书颇精熟,实则有习气。
岂不劲且巧,所乏萧散味。
竖眉复怒目,俗笔在刻意。
对策列第三,立论却有致。
用人古不分,称职足为治。
君子与小人,强名乃多事。
人污言不废,此理未为悖。
朱君得此卷,喜看腾掷势。
缶庐亦许可,绝叹龙虎臂。
吾意独轻之,一说聊可备。
缶庐擅三绝,诗笔挟忠义。
莫持张比吴,逝者有馀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