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学佛最相宜,切玉刀成游刃嬉。
从此相逢须退舍,速营藕孔去登陴。
诗人学佛最相宜,切玉刀成游刃嬉。
从此相逢须退舍,速营藕孔去登陴。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为一位名为篙师的编修因信奉佛教而创作的一组六绝句中的第六首。全诗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了对朋友转变信仰的善意提醒与关怀。
“诗人学佛最相宜”,开篇即以轻松的口吻指出诗人学习佛法最为适宜,暗示了诗人对朋友转向佛教的认同与理解。“切玉刀成游刃嬉”,形象地比喻学习佛法如同使用锋利的刀具,游刃有余,轻松自如,体现了佛法的深奥与实践的愉悦。
“从此相逢须退舍”,在朋友转变信仰后,诗人提醒他今后与自己相逢时,需要有所退让,意味着在新的信仰中保持谦逊和尊重。“速营藕孔去登陴”,最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朋友应当迅速在佛法的海洋中寻找自己的定位,如同建造城墙上的护城河(藕孔),稳固自己的修行之路,勇敢地面对挑战(登陴)。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朋友转变信仰的接纳与支持,同时也蕴含了对佛法深入探索与实践的智慧指导,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哲学思考。
正怜香雪披千片,忽讶残霞覆一丛。
还似妖姬长年后,酒酣双脸却微红。
苍苍松竹晚,一径入荒祠。
古树风吹马,虚廊日照旗。
烟煤朝奠处,风雨夜归时。
寂寞东湖客,空看蒋帝碑。
楚乡千里路,君去及良晨。
苇浦迎船火,茶山候吏尘。
桑浓蚕卧晚,麦秀雉声春。
莫作东篱兴,青云有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