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云晦天地,浩然自生明。
萧条乔木风,断续过雁声。
袁公卧深巷,意得神亦清。
岂知长沙客,漂泊万里行。
饿隐贱禄仕,乃见终古情。
同云晦天地,浩然自生明。
萧条乔木风,断续过雁声。
袁公卧深巷,意得神亦清。
岂知长沙客,漂泊万里行。
饿隐贱禄仕,乃见终古情。
这首诗描绘了大雪覆盖天地,一片混沌之中自然透出光明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诗人通过“同云晦天地”一句,生动地展现了雪景的壮观与神秘。接着,“浩然自生明”则表达了在混沌中依然存在光明的哲理,寓意着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希望与光明也终将到来。
“萧条乔木风,断续过雁声”两句,运用了典型的视觉与听觉结合的手法,描绘了雪后寒风中的树木与雁群,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不失生机的意境。风声、雁鸣,虽是寒冷季节的典型声音,却也透露出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和谐。
“袁公卧深巷,意得神亦清”这一句,通过典故引入,借袁公之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即便身处困境或孤独之中,也能保持心灵的纯净与清明,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向往。
最后,“岂知长沙客,漂泊万里行”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与处境,他如同流离失所的长沙客人,漂泊于万里之外。这种自我投射,不仅加深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无奈。
“饿隐贱禄仕,乃见终古情”则是对诗人生活状态的深刻揭示。在物质匮乏与社会地位低下的情况下,仍能坚守内心的情操与理想,展现出一种高尚的人格魅力。这里的“终古情”,既是对个人情感的执着追求,也是对永恒价值的探索与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与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王生兼养生,萧生颇慕禅。
迢迢数千里,拜我滁山前。
吾道既匪佛,吾学亦匪仙。
坦然由简易,日用匪深玄。
始闻半疑信,既乃心豁然。
譬彼土中镜,暗暗光内全。
外但去昏翳,精明烛媸妍。
世学如剪綵,妆缀事蔓延。
宛宛具枝叶,生理终无缘。
所以君子学,布种培根原。
萌芽渐舒发,畅茂皆由天。
秋风动归思,共鼓湘江船。
湘中富英彦,往往多及门。
临歧缀斯语,因之寄拳拳。
倚棹江干雨雪中,故人携酒扣孤篷。
自缘触罪辞南国,敢向明时赋北风。
泉石尽堪娱懒性,勋猷今巳让诸公。
古来良会元难久,莫叹浮生似转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