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云低衬流苏薄,凤窠长簟金钗落。
花影过秋千,画堂人昼眠。
锦帆消息断,日日停刀剪。
半袖绣鸳鸯,几时成一双。
粉云低衬流苏薄,凤窠长簟金钗落。
花影过秋千,画堂人昼眠。
锦帆消息断,日日停刀剪。
半袖绣鸳鸯,几时成一双。
这首《菩萨蛮》的第二首,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略带哀愁的画面。首句“粉云低衬流苏薄”,以“粉云”比喻轻柔的云彩,与“流苏”(一种装饰品)相衬,营造出一种轻盈而略显忧郁的氛围。接着,“凤窠长簟金钗落”一句,通过“凤窠”(可能指华丽的床榻或装饰物)和“金钗”(贵重的首饰),进一步渲染了奢华与失落并存的景象。
“花影过秋千,画堂人昼眠。”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画面中的动态与静态结合:秋千在花影中摇曳,而画堂内的人则在白天沉睡,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生活的闲适,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空虚或逃避。
最后,“锦帆消息断,日日停刀剪。半袖绣鸳鸯,几时成一双。”这几句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不确定感。锦帆象征着曾经的辉煌与远行,但消息已断,似乎预示着某种结束或分离。每日的刀剪工作停滞,可能意味着创造或追求的热情暂时冷却。而“半袖绣鸳鸯”则寄托了对完整、和谐关系的渴望,但何时才能真正实现这一愿望,却充满了不确定性。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层层铺垫,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对现实境遇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可能性的期待,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层次和哲思。
寒亦不忧雪,饥亦不食人。
人肉岂不甘,所恶伤明神。
太室为我宅,孟门为我邻。
百兽为我膳,五龙为我宾。
蒙马一何威,浮江一以仁。
彩章耀朝日,爪牙雄武臣。
高云逐气浮,厚地随声震。
君能贾馀勇,日夕长相亲。
春草不解行,随人上东城。
正月二月色绵绵,千里万里伤人情。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僮扫萝径,昨与故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