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床能几许,半被月侵眠。
近暑仍惊露,当林或听蝉。
更长归梦乱,客久得愁偏。
取醉还欹枕,晨钟又到船。
绳床能几许,半被月侵眠。
近暑仍惊露,当林或听蝉。
更长归梦乱,客久得愁偏。
取醉还欹枕,晨钟又到船。
这首诗描绘了舟中夜眠者清晨醒来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淡淡的忧愁。
首句“绳床能几许”,简练地勾勒出舟中狭小的居住环境,暗示了旅行的艰辛与生活的简朴。接着,“半被月侵眠”一句,巧妙地将月光与睡眠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夜晚氛围。
“近暑仍惊露”,诗人通过“惊露”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舟中人对自然界的敏感和对生活细微变化的关注。“当林或听蝉”,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以蝉鸣作为背景音,增添了一丝生机与和谐。
“更长归梦乱,客久得愁偏”,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因长时间离家而产生的思乡之情和孤独感。归梦的破碎与内心的愁绪交织在一起,使得情感更加深沉。
最后,“取醉还欹枕,晨钟又到船”,诗人选择借酒浇愁,暂时忘却烦恼,但晨钟的响起,又将他从短暂的忘我中拉回现实,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而他的旅途依旧漫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舟中夜眠者在旅途中面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复杂感受,既有对宁静夜晚的欣赏,也有对远方家乡的深深思念。
云中青凤辇。绰约灵妃,试偷开啼眼。
丛丛烟筱,堪截作、碧玉苕华仙琯。
青峰江上,杳难逢、宫眉春展。
把御垆金鹧香斑,写入竹枝哀怨。
苍梧一抹横云,任倚遍修篁,罗袖寒浅。
红兰泫露,还仿佛、慢转秋波娇眄。
璇宫夜泣,可织得、银床冰簟。
胜后来、宴冷瑶池,苦竹黄云歌遍。
湘屏几叠,罨晚云如梦,春阴如墨。
昨夜绿章初下,点点紫绵和露坼。
可奈东风,吹花调粉,化作东栏数枝雪。
香靥销红,仙肌凝素,掩映绣帘隙。
猩英占断芳菲色。纵飞琼相妒,依然倾国。
莫忆红罗小亭侧。聘与梅花,玉冷天寒,怎生禁得。
且傍珍丛,故烧银烛,看取晚妆明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