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其十八》
《诗·其十八》全文
唐 / 拾得   形式: 古风

运心常宽广,此则名为布。

辍己惠于人,方可名为施。

后来人不知,焉能会此义。

未设一庸僧,早拟望富贵。

(0)
注释
运心:调整或保持心态。
宽广:开阔、不狭隘。
布:布施,给予他人帮助或财物。
辍己:停止自己的(私欲)。
惠于人:对别人施以恩惠。
施:施舍,给予。
后来人:后辈,后续的人。
会此义:理解这个道理。
未设:未曾设想或计划。
庸僧:平凡、无作为的僧侣。
早拟:早就打算。
望富贵:期望富贵荣华。
翻译
常常保持心胸宽广,这便是所谓的布施。
停止私欲而利于他人,这样才能叫做施予。
后人如果不明白,怎能理解这其中的意义。
从未想过要成为一个平庸的僧人,早已期望着富贵的到来。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拾得的作品,名为《诗·其十八》。诗中的内容表达了作者对宽广胸怀和施惠于人的重要性的认识。

“运心常宽广,此则名为布。” 这两句强调了心态的开阔与慷慨赈济他人是美德的表现,"布"在这里象征着无所不包、普遍的恩惠。

“辍己惠于人,方可名为施。” 这两句进一步指出,只有真正将自己的善行施予他人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施惠。

“后来人不知,焉能会此义。” 这两句表达了对后世人不再理解这种高尚情操的感慨和遗憾。

“未设一庸僧,早拟望富贵。” 最后的两句则批评了一些佛教僧侣,他们虽然还没有达到某种修为,却已经开始追求世俗的财富与地位,这是对出家人本应有之清贫和淡泊名利的背离。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道德高尚的推崇,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一些宗教人士的世俗化倾向。

作者介绍
拾得

拾得
朝代:唐

唐代丰干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稚龄的小孩,衣服虽不整,但相貌奇伟,问了附近村庄人家,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师不得已,只好把这男孩带回国清寺,等待人家来认领。因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于唐代贞观年间由天台山至苏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此院遂改名为闻名中外的苏州寒山寺。诗人张继据此留下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
猜你喜欢

赠俞赓三

怜君万里得为官,乱后文章只自宽。

儋耳志成双鬓改,峨眉家在独归难。

卜居亦种乡园树,访古多寻梵刹竿。

正是爱閒閒便是,随方九节凿龙滩。

(0)

秋月

一轮高挂五峰前,云散长空正可怜。

自与金河同混派,不教玉殿重含烟。

孤踪掩映澄潭底,疏影朦胧瘦竹边。

寄语烟波垂钓叟,芦花堪系月明船。

(0)

戏效杜体

陶公茅斋垂柳长,卧疾已过园林芳。

水浅渐忘越舟楫,山深每有秦衣裳。

洒桑野老开蚕屋,薰树儿童换蜜房。

巡食沙渠一白鹭,忽冲烟雨过横塘。

(0)

醴泉帖故人谢溶所遗每一展观辄为怆然

故人遗帖留残匣,几度临书似旧时。

懒拙已忘王卫法,凄凉徒有范张悲。

墨痕尚忆师秦漏,石拓犹闻辨宋螭。

今日清斋想奇字,玉楼天上勒新碑。

(0)

秋怀·其八

冷于秋水净于云,海际时怀鸥鹭群。

哀乐过人徒自苦,肝肠如雪恨空闻。

拙无长技甘匏落,病亦清谈到夜分。

肌骨渐消寒渐凛,幽斋长闭把香焚。

(0)

秋怀·其四

惨惨炎荒秋气阴,感时因事忆王琳。

千家旅食羁臣泪,十载驰驱故国心。

北海月明双塔出,西堂雨过一钟深。

厓门日暮空翘首,芦荻渔歌自古今。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