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公茅斋垂柳长,卧疾已过园林芳。
水浅渐忘越舟楫,山深每有秦衣裳。
洒桑野老开蚕屋,薰树儿童换蜜房。
巡食沙渠一白鹭,忽冲烟雨过横塘。
陶公茅斋垂柳长,卧疾已过园林芳。
水浅渐忘越舟楫,山深每有秦衣裳。
洒桑野老开蚕屋,薰树儿童换蜜房。
巡食沙渠一白鹭,忽冲烟雨过横塘。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田园画卷。首句“陶公茅斋垂柳长”,以东晋名士陶渊明的居所为背景,垂柳的生长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和谐。接着,“卧疾已过园林芳”一句,透露出诗人虽身患疾病,却仍能欣赏到园中春花烂漫的景象,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心境。
“水浅渐忘越舟楫,山深每有秦衣裳”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水浅之处舟楫无用,山深之处秦地之衣常在,既体现了地理环境对生活的影响,也暗含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怀念。
“洒桑野老开蚕屋,薰树儿童换蜜房”描绘了农忙时节的场景,老人在桑田间忙碌,儿童在树林中嬉戏,各司其职,充满生机与活力。这里不仅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一句“巡食沙渠一白鹭,忽冲烟雨过横塘”以白鹭突然飞过横塘的动态画面结束全诗,既增添了诗的动感,又寓意深远,象征着生活的偶然与变化,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代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以及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髯参军,髯参军。身为北州吏,心寄东山云。
坐见萋萋芳草绿,遥思往日晴江曲。
刺船频向剡中回,捧被曾过越人宿。
花里莺啼白日高,春楼把酒送车螯。
狂歌好爱陶彭泽,佳句唯称谢法曹。
平生乐事多如此,忍为浮名隔千里。
一雁南飞动客心,思归何待秋风起。
端笏事龙楼,思闲辄告休。
新调赭白马,暂试黑貂裘。
珠履迎佳客,金钱与莫愁。
座中豪贵满,谁道不风流。
一水悠悠隔渭城,渭城风物近柴荆。
寒蛩乍响催机杼,旅雁初来忆弟兄。
自为林泉牵晓梦,不关砧杵报秋声。
子虚何处堪消渴,试向文园问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