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屡不平,汉将欲纵横。
看云方结阵,却月始连营。
潜军度马邑,扬旆掩龙城。
会勒燕然石,方传车骑名。
匈奴屡不平,汉将欲纵横。
看云方结阵,却月始连营。
潜军度马邑,扬旆掩龙城。
会勒燕然石,方传车骑名。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古代边塞之战的壮丽景象。诗人以宏大的笔触,勾勒出军事行动的紧张气氛和雄伟画面。
"匈奴屡不平,汉将欲纵横"直接点出了战争的背景和汉军将领们的志向,展现了一个民族间冲突不断、军事扩张的历史情境。
"看云方结阵,却月始连营"则描绘了一幅夜晚布阵图,云遮月明,军队在夜幕下秘密集结,形成战斗态势。这里的“云”与“月”不仅是自然景象的写实,更寓意着战争的神秘和不可预知。
"潜军度马邑,扬旆掩龙城"中,“潜军”暗示了汉军的机动部署,而“马邑”则是一处战略要地。诗人通过“扬旆掩龙城”的壮观场景,传达出战争的紧迫和攻防双方的英勇。
最后两句"会勒燕然石,方传车骑名"表明了军队在特定的战术地点(燕然石)集结,同时也预示着胜利后将领们的名字会被载入史册。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自然景观和人事活动的巧妙结合,展现了古代边塞战争的恢宏气魄和诗人的深厚历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