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邻女搔绵吟》
《邻女搔绵吟》全文
宋 / 华岳   形式: 古风

閒窗日上三竿竹,窗下娇娥整轮辐。

匆匆未暇理云鬟,半朵青鸦倚红玉。

青梢摘尽银香囊,画栏平倚斑筠筐。

时将纤手翻雪霜,酥胸玉面同光芒。

捧归细捲银成索,牵出松松云一握。

珠唇呵挺气温温,鹦觜踏车声络络。

今年莫怪功绩稀,阿奶勒绣鸳鸯帏。

如今织出秋江练,十月正好裁新衣。

客心闻此愁无著,一夜清寒动寥寞。

明朝为问买一端,剪做道袍披落魄。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ínsāomiányín
sòng / huáyuè

xiánchuāngshàngsān竿gānzhúchuāngxiàjiāoézhěnglún

cōngcōngwèixiáyúnhuánbànduǒqīnghóng

qīngshāozhāijìnyínxiāngnánghuàlánpíngbānyúnkuāng

shíjiāngxiānshǒufānxuěshuāngxiōngmiàntóngguāngmáng

pěngguījuànyínchéngsuǒqiānchūsōngsōngyún

zhūchúntǐngwēnwēnyīngchēshēngluòluò

jīnniánguàigōngānǎixiùyuānyāngwéi

jīnzhīchūqiūjiāngliànshíyuèzhènghǎocáixīn

xīnwénchóuzhùqīnghándòngliáo

míngcháowèiwènmǎiduānjiǎnzuòdàopáolu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窗前织布的情景,通过精致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古代女性的生活和情感。诗中“閒窗日上三竿竹”一句设定了宁静而明亮的室内环境,而“窗下娇娥整轮辐”则展示了女子在织布时的专注与雅致。以下几句通过“匆匆未暇理云鬟,半朵青鸦倚红玉”、“青梢摘尽银香囊,画栏平倚斑筠筐”等诗句,细腻地刻画了女子的发饰、服装以及所处环境的精美与和谐。

在接下来的“时将纤手翻雪霜,酥胸玉面同光芒”中,诗人通过对女子动作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柔美的形象。而“捧归细捲银成索,牵出松松云一握”则是对织物的精致描述,展现了古代织造技术的高超。

随后的“珠唇呵挺气温温,鹦觜踏车声络络”描绘了女子在工作时的声音和动作,是对其生活细节的再次刻画。诗中“今年莫怪功绩稀,阿奶勒绣鸳鸯帏”表达了一种对于作品不够完美的宽容态度,而“如今织出秋江练,十月正好裁新衣”则是对季节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预示了即将完成的织物将用于制作新的衣服。

最后,“客心闻此愁无著,一夜清寒动寥寞。明朝为问买一端,剪做道袍披落魄”则是诗人对于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新衣的期待,这里“道袍”可能象征着某种精神追求或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古代女性的日常生活、手工艺的精湛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作者介绍

华岳
朝代:宋   字:子西   籍贯:贵池(今属安徽)   生辰:1205

华岳,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子西,贵池(今属安徽)人。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开禧元年(1205)因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猜你喜欢

寄家果园孝廉

回首东风倍黯然,春江曾拜孝廉船。

马蹄去踏燕台雪,鸥梦空沉玉溶烟。

故国流移仍作客,远书珍重到经年。

白头二老诗豪甚,更益相思海上天。

(0)

与季平、柳汀饮东山酒楼·其二

六百年中电掣回,东山又见状元来。

平生心醉文丞相,莫问他人借酒杯。

(0)

与季平访柳汀,用季平赠僧能意韵

入室古芳满,庭花连理枝。

乡音脆吴语,风格拗唐诗。

远算就时见,深尊劝客持。

千金载西子,少伯是吾师。

(0)

王姑庵绝句十六首·其十一

凤城宝马碾香尘,花亸春游善女人。

水月空庵齐膜拜,妙庄王女是前身。

(0)

潮州喜晤温慕柳同年别后却寄三首·其二

七载春明别,重逢五岭东。

共惊须鬓改,暂喜笑言同。

落叶人千里,寒芦雪满篷。

相看遽乖隔,归棹大匆匆。

(0)

季夏病中,喜仲衡侄携第四姬见过,即次其重题革堂韵五首·其四

竹林与汝渐徘徊,座有庄生共笑咍。

禁说交情妨作恶,强邀时誉拙寻媒。

浮生忧患垂垂老,世路风波滚滚来。

何日粗酬身事了,尽携鸡犬上蓬莱。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