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闰三月再到西湖花卉已过春馀夏早景物亦佳因复留连日夕忘返》
《闰三月再到西湖花卉已过春馀夏早景物亦佳因复留连日夕忘返》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再来湖上已春残,物物随时亦强欢。

紫叶抽荷疑弄橐,翠皮包竹好裁冠。

惊桡野鹜移沙渚,贪饵鲜鳞荐客盘。

尽日临流忘吏事,须知名世六条宽。

(0)
翻译
湖上的春天已经接近尾声,万物顺应时节勉强欢愉。
紫色的荷叶抽出似乎在玩弄袋子,青翠的竹皮适合用来做帽子。
惊动了栖息的野鸭,它们从沙洲移动,贪吃的新鲜鱼鳞摆上客人的餐桌。
整天面对流水,我忘记了官事,只因深知世上宽容的六条法则。
注释
湖上:指湖边。
春残:春天快要结束。
物物:万物。
随时:顺应时节。
强欢:勉强欢愉。
紫叶抽荷:紫色的荷叶生长。
疑弄橐:好像在玩耍似的。
翠皮包竹:青翠的竹皮。
好裁冠:适合做帽子。
惊桡:惊动划船。
野鹜:野鸭。
沙渚:沙洲。
贪饵:贪婪地觅食。
鲜鳞:新鲜的鱼鳞。
临流:面对流水。
忘吏事:忘记公务。
名世:闻名于世。
六条宽:宽容的六条法则。
鉴赏

此诗描绘了作者在春末时重游西湖的美丽景象。首句“再来湖上已春残,物物随时亦强欢”表达了尽管春天即将过去,但周围的景物依然令人感到愉悦。

“紫叶抽荷疑弄橐,翠皮包竹好裁冠”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湖上荷叶初长、竹子被青皮覆盖的情景,生动传达出自然界在春末夏初的活力与美丽。

接下来的“惊桡野鹜移沙渚,贪饵鲜鳞荐客盘”两句则展现了湖上水鸟嬉戏、鱼儿跃出的生动画面,以及食物被摆放在餐盘上的情景,表达了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末尾“尽日临流忘吏事,须知名世六条宽”两句则是作者表达自己沉醉于湖光山色之中,忘却了官务琐碎,而对“名世六条”的理解则充满了哲理和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宋庠在描绘自然美景方面的才华,同时也透露出了作者对于生活和工作平衡的一种追求与思考。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陈烈妇诗九首·其五

握兰坠鲍肆,怀芳复归来。

摩娑金错刀,微命待汝裁。

所未明贞坚,默然良独悲。

甘棠有阴讼,钩距闻良才。

匍匐愬邑宰,激涕成琼瑰。

(0)

和酬刘柴桑

芝菌含云气,不屑生道周。

紫兰本孤芳,抽茎待素秋。

独有大宛麻,扶疏绕西畴。

八谷性虽良,能复胜此不。

服食嗤子房,赤松岂堪游。

(0)

夏晚野行

牛背歌儿度远烟,东风拍拍雨余天。

溪前忽露晴光晚,唱起垂杨无数蝉。

(0)

哭晴庚岳父四首·其四

东南世界遍烽烟,怅望归舟竟不旋。

困守青毡君薄命,叨陪函丈我无缘。

工愁身比寒梅瘦,多病踪随独鹤眠。

如此才华埋地底,教人焉得不凄然。

(0)

春日游名园

胜地不易觏,闲游倍有情。

垂杨青已放,芳草绿初萌。

花傍峰根笑,泉从石隙生。

支筇循径去,独立咏诗清。

(0)

和念堂大令述怀原韵四首·其二

仗剑一身辞白屋,乘槎万里溯黄河。

频年行役劳车马,到处登临寄啸歌。

筹笔会当书露布,囊钱终得买渔蓑。

嗟余苏季貂裘蔽,毕竟阴符未揣摩。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