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为儿逐我兄,曾抛竹马拜先生。
书斋已换当时主,诗壁空题故友名。
岂是争权留怨敌,可怜当路尽公卿。
柴扉草屋无人问,犹向荒田责地征。
忆昔为儿逐我兄,曾抛竹马拜先生。
书斋已换当时主,诗壁空题故友名。
岂是争权留怨敌,可怜当路尽公卿。
柴扉草屋无人问,犹向荒田责地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颜萱的《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通过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场景,可以看出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忆昔为儿逐我兄,曾抛竹马拜先生。" 这两句诗表明诗人在回忆过去,当年作为孩子跟随哥哥,在竹林中骑着竹马玩耍,同时也向学问渊博的师长学习知识,这里展现了纯真的童年和对知识的渴望。
"书斋已换当时主,诗壁空题故友名。" 这两句则描绘出一个场景:书房已经易主,而墙上还留有昔日朋友题写的名字。这不仅是空间的变迁,也反映了时间流逝和人事更替的无常。
"岂是争权留怨敌, 可怜当路尽公卿。"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的感慨,诗中提到的“争权”、“怨敌”暗示了社会上的竞争和矛盾,而“可怜”则表现出诗人对于那些已经离开的人世间的同情心。
最后两句"柴扉草屋无人问,犹向荒田责地征。" 描述了一种孤寂与荒凉的景象,柴门草屋无人过问,而诗人仍旧在荒废的田野中寻找着往日的地界,这既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象征了内心对于过去的执念和怀旧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故居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知识以及时间流逝的珍惜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无奈,是一首充满怀旧色彩的作品。
古人贵清贫,今人贵邪赢。
夜蛾赴烈火,不悟飞鸿情。
飞鸿逝云端,一去如跳丸。
谁能攀其翼,百鸟方心寒。
忧从中心来,外物安能宽。
鶗鴂拾瑶草,众芳收其欢。
我今放歌君试听,天地为余总愁病。
东邻瑶轸既有情,西海明珠岂无胫。
何处脩篁不受炎,何处贞松自然劲。
绕朝敢谓秦无人,乐毅遂称臣不佞。
凄云已堕中庭阴,促织空为床下吟。
穆生醴酒我当去,季布髡钳君自任。
愿以不肖躯,长托无为国。
生为白日光,死作青山色。
清泉可以入叵罗,红蕖不劣于娇娥。
竹叶饮时桃叶劝,柘枝舞处柳枝歌。
白眼向天天不怒,悠悠万事如予何。
卓哉扬王孙,裸葬良不恶。
造化生我时,安得裤襦著。
混沌为我衣,青天为我幕。
谁非块然生,岂论毛与鞟。
谁非寐然死,岂论沟与壑。
南山未为锢,陈絮何用斮。
如彼唾与涕,一落便永落。
汤汤浊河流,空闻叹铜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