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诗十九首·其十四》
《古诗十九首·其十四》全文
魏晋 / 无名氏   形式: 古风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0)
注释
去者:与下句“来者”,指客观现象中的一切事物。
疏:疏远。
来:一作“生”。
“生者”,犹言新生的事物,与“来”同意。
日以亲:犹言一天比一天迫近。
亲,亲近。
以,古“以”“已”通用,意同。
郭门:城外曰郭,“郭门”就是外城的城门。
但:仅,只。
犁:一种农具。
这里作动词用,就是耕的意思。
这句是说,古墓已平,被人犁成田地。
摧:折断。
这句是说,墓上的柏树,被人斫断,当做柴烧。
白杨:是种在丘墓间的树木。
还:通“环”,环绕的意思。
故里闾:犹言故居。
里,古代五家为邻居,二十五家为里,后来泛指居所,凡是人户聚居的地方通称作“里”。
闾,本义为里巷的大门。
因:由也。
翻译
死去的人因岁月流逝而日渐疏远了啊,活着的人却会因离别愈久而更感亲切。
走出城门,来到郊外,放眼望去啊,却只见遍地荒丘野坟。
古墓被犁成了耕地啊,墓地中的松柏也被摧毁而成为柴薪。
白杨树在秋风吹拂下发出悲凄的声响啊,那萧萧悲凄的声响使人愁煞。
身逢乱世,羁旅天涯我想返回故乡啊,但心想回家却又找不到回家的路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哀伤情怀。"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表达了时间的推移和对过去的记忆与追思愈发深刻。"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则是诗人眼前的景象,只见到处都是古老的墓葬。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无情。

接下来的"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描绘了一种历史被遗忘、自然被征服的情景。古墓变成了耕地,曾经挺立的松柏也成了取暖的柴火,这是对往昔荣华的一种反思。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中的白杨在秋风中摇曳,发出萧萧之声,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的哀伤。这里通过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对往昔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

最后两句"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回到旧日家园的情感,但现实中种种阻隔使得无法如愿。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眷恋,也反映了一种时代变迁下个人命运的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对时间流逝的哀愍,以及个体在面对不可抗力的无奈与悲凉。

作者介绍

无名氏
朝代:未知

猜你喜欢

晴川阁作

峨峨川上两飞楼,楼下烟波一片愁。

大别中分江汉水,金沙东接凤凰洲。

骚人一去无芳草,帝子重来有古丘。

可惜湖南空转战,三年不见汉时秋。

(0)

天寿八首·其五

英宗北狩返鸾旂,花萼双悬日月辉。

大隗何曾迷圣驭,单于终是畏天威。

榆河雨急龙时啸,汤岭秋高雪已飞。

此度文孙重出塞,无人更解白登围。

(0)

林叔君六十生日赋以赠之·其一

少予犹二岁,髯白已三年。

未是桑榆日,方开草昧天。

加餐休服食,好学即神仙。

六十多吾友,参差杖国前。

(0)

过何明府城隅客居赋赠

解组贫逾甚,谁怜范使君。

花从渔父乞,谷向丈人分。

半亩仙羊宅,三春野鹿群。

桐乡尸祝好,莫忆旧燕云。

(0)

庚午仲夏承大司马吴公招同诸公奉陪京卿张公宴集城西禅院次张公元韵四首并以送行·其二

一水逐潮回,临流泛羽杯。

玉珂花底散,银管柳边开。

六箸仙人戏,双钩草圣才。

荔枝题赋罢,更咏酒杨梅。

(0)

出户·其二

户外行无路,茫茫乞食人。

道高元耿介,才老益清贫。

口体徒营养,芝薇未得仁。

首阳惟一己,容易作遗民。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