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发潺湲亭,夜宿潺湲水。
风篁扫石濑,琴声九十里。
光奔觉来眼,寒落梦中耳。
曾向三峡行,巴江亦如此。
晓发潺湲亭,夜宿潺湲水。
风篁扫石濑,琴声九十里。
光奔觉来眼,寒落梦中耳。
曾向三峡行,巴江亦如此。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卢溪道中的夜宿之景。"晓发潺湲亭,夜宿潺湲水"表明诗人清晨启程,晚上停宿于潺湲水畔,给人一种闲适自得的感觉。"风篁扫石濑,琴声九十里"则通过对比手法,将自然界的风声比作琴声,渲染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光奔觉来眼,寒落梦中耳"这一句更深化了夜宿之情,通过光影变化和声音的冷暖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观察与感受。
最后两句"曾向三峡行,巴江亦如此"则将当前所见与往昔三峡之旅相对比,表明无论是卢溪道中还是巴江流域,皆有相同的自然美景。这种跨时间和空间的比较,更增添了诗歌的意境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精神状态,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山水田园诗。
上才生下国,东海是西邻。
九译蕃君使,千年圣主臣。
野情偏得礼,木性本含真。
锦帆乘风转,金装照地新。
孤城开蜃阁,晓日上朱轮。
早识来朝岁,涂山玉帛均。
君今侍紫垣,我已堕青天。
委废从兹日,旋归在几年。
心为西靡树,眼是北流泉。
更过长沙去,江风满驿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