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家塘上看明月,犹记风光十载前。
长笛夜从山上起,明河晓向座间悬。
重来踪迹伤槎梗,老去情怀怕酒船。
却忆故人京国去,凭高何处望婵娟。
萧家塘上看明月,犹记风光十载前。
长笛夜从山上起,明河晓向座间悬。
重来踪迹伤槎梗,老去情怀怕酒船。
却忆故人京国去,凭高何处望婵娟。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八月十五日夜宴南溪萧氏追忆旧游有怀自成唐兄》描绘了诗人月下重游萧家塘的情景,回忆起十年前的美好时光。首句“萧家塘上看明月”,画面简洁,却勾勒出明亮的月光洒在塘面的宁静景象。次句“犹记风光十载前”则流露出对往昔的深深怀念。
“长笛夜从山上起,明河晓向座间悬”通过笛声和银河的意象,展现出夜晚的音乐与自然之美,仿佛当年的欢聚场景历历在目。然而,“重来踪迹伤槎梗”一句,表达了诗人再次造访时,物是人非,不禁心生感慨,如同漂泊不定的木筏,暗示着人生的无常。
“老去情怀怕酒船”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年华老去,面对美酒佳肴,却因心境变化而生出淡淡的忧愁。最后,“却忆故人京国去,凭高何处望婵娟”以对故友的思念和对远方的眺望收束全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牵挂以及对团圆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旧日欢乐与今夕落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明镜本无台,菩提本无树。
天湖本无湖,莫问滥觞处。
放舟羚羊峡,取道大蕉园。
遥青四十里,知是白云源。
路曲拟羊肠,林深怖虎穴。
因缘古佛慈,膜拜不胫集。
梁郎既舍宅,曹洞遂传衣。
一自栖壑来,弓冶盛军持。
山花不识名,各各吐香气。
山鸟啼其间,盎然感春意。
从行二三子,捷足善探奇。
而我已颓然,扶掖仗阇黎。
努力跻绝顶,端州如弹子。
一苇漓江流,渺然沟浍耳。
俯睇七星岩,蒲伏来朝宗。
或曰彼沥湖,原与天湖通。
天湖今已平,沥湖渐亦闭。
伏见均有时,开塞定一气。
更陟大龙湫,飞瀑满空山。
清入人心脾,寒动人鬓鬟。
其馀诸小潭,环拱尚八九。
或曰是皆湖,未知果然否。
山僧爱敬客,啜我白云茶。
肺腑涤尘氛,齿颊吐香花。
坐久移我情,疑与下界隔。
转嫌岚气浓,鹧鸪催归客。
阿谁不学者,妄托轩辕遗。
谓是攀髯迹,谬语真无稽。
老夫病愁馀,百事已心死。
一榻借诸天,五言授侍史。
未能写清胜,聊以正图经。
他日讨文献,讹谬庶有徵。
《天湖庆云寺》【清·全祖望】明镜本无台,菩提本无树。天湖本无湖,莫问滥觞处。放舟羚羊峡,取道大蕉园。遥青四十里,知是白云源。路曲拟羊肠,林深怖虎穴。因缘古佛慈,膜拜不胫集。梁郎既舍宅,曹洞遂传衣。一自栖壑来,弓冶盛军持。山花不识名,各各吐香气。山鸟啼其间,盎然感春意。从行二三子,捷足善探奇。而我已颓然,扶掖仗阇黎。努力跻绝顶,端州如弹子。一苇漓江流,渺然沟浍耳。俯睇七星岩,蒲伏来朝宗。或曰彼沥湖,原与天湖通。天湖今已平,沥湖渐亦闭。伏见均有时,开塞定一气。更陟大龙湫,飞瀑满空山。清入人心脾,寒动人鬓鬟。其馀诸小潭,环拱尚八九。或曰是皆湖,未知果然否。山僧爱敬客,啜我白云茶。肺腑涤尘氛,齿颊吐香花。坐久移我情,疑与下界隔。转嫌岚气浓,鹧鸪催归客。阿谁不学者,妄托轩辕遗。谓是攀髯迹,谬语真无稽。老夫病愁馀,百事已心死。一榻借诸天,五言授侍史。未能写清胜,聊以正图经。他日讨文献,讹谬庶有徵。
https://shici.929r.com/shici/BD1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