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师未必真求益,不若归求自有馀。
试到十年养气后,更参斯语定何如。
多师未必真求益,不若归求自有馀。
试到十年养气后,更参斯语定何如。
这首诗出自清代诗人全祖望之手,名为《蕺山诸生来讯(其二)》。全诗虽短,却蕴含深意,探讨了学习与自我修养的关系。
“多师未必真求益”,开篇即点明了观点,指出跟随众多老师学习,并不一定能真正获得益处。这里的“多师”不仅指数量上的多,更暗含了选择不当或盲目跟从的问题。诗人在此强调了质量而非数量的重要性。
“不若归求自有馀”,紧接着提出了一种更为内省和自主的学习方式——回归自我,寻找内在的丰富与充实。这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追求,更是对个人精神世界的探索与提升。
“试到十年养气后”,进一步阐述了时间与积累的重要性。十年是一个相对长的时间跨度,意味着通过长时间的修炼与积累,个人的精神气质会得到显著的提升。这里的“养气”既可理解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也可视为修炼内心,增强个人的内在力量。
“更参斯语定何如”,最后以疑问句结束,鼓励读者在经过长时间的自我修养之后,再回过头来思考和检验之前的观点,看是否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这种开放式的结尾,体现了诗人对个人成长过程的反思与期待,同时也激发了读者的思考。
全诗通过对学习与自我修养关系的探讨,表达了对个人成长路径的独特见解,强调了内在修为的重要性,以及时间与积累在个人成长中的关键作用。
翩翩云间鹤,下集沧海东。
饮啄顺所适,飞鸣谁与同。
虫砂岂异质,君子难为容。
桑沧会有时,气化终无穷。
感此怀殷忧,俯仰如飘风。
况复朝露身,曦轮宁再中。
惟念素心人,玄览披幽衷。
相视忘言笑,至精潜幽通。
悠悠何寥廓,自我生洪濛。
自从泰岱归罗浮,气化乘除几度秋。
武陵溪路今已杳,暂作安期海上游。
沉默知君甘小就,一斑聊见回天手。
陆通任意且狂歌,陶令寄情诗与酒。
逢君如与虚舟遇,虽有褊心人不怒。
行止原无忤物肠,沉酣累出惊人句。
神仙自古好琼浆,青莲居士吕纯阳。
巴陵楼头采石畔,至今千载流风扬。
有凤有凤雌与雄,和鸣一对栖梧桐。
七十年来琴瑟好,饮酒偕老同齐风。
盛德由来多寿祉,四株琼树光照地。
年年膝下舞斑衣,福泽如斯称足矣。
今岁后先开寿域,跻堂献颂纷嘉客。
长谣短咏集珠玑,何以拟之松与柏。
君不见苍虬百丈干青冥,上有兔丝下茯苓。
青葱三见蓬瀛浅,似尔千龄更万龄。
《赠某》【明·岑徵】自从泰岱归罗浮,气化乘除几度秋。武陵溪路今已杳,暂作安期海上游。沉默知君甘小就,一斑聊见回天手。陆通任意且狂歌,陶令寄情诗与酒。逢君如与虚舟遇,虽有褊心人不怒。行止原无忤物肠,沉酣累出惊人句。神仙自古好琼浆,青莲居士吕纯阳。巴陵楼头采石畔,至今千载流风扬。有凤有凤雌与雄,和鸣一对栖梧桐。七十年来琴瑟好,饮酒偕老同齐风。盛德由来多寿祉,四株琼树光照地。年年膝下舞斑衣,福泽如斯称足矣。今岁后先开寿域,跻堂献颂纷嘉客。长谣短咏集珠玑,何以拟之松与柏。君不见苍虬百丈干青冥,上有兔丝下茯苓。青葱三见蓬瀛浅,似尔千龄更万龄。
https://shici.929r.com/shici/DvYyghb.html
孟春献阳序,愁云变阴节。
迅雷厉宵轰,飘风中野烈。
端居多所怀,良晤阻江澨。
含毫折玄胶,临楮不能缀。
君子笃弘义,倡言慰饥渴。
薄宵悲樊翰,修途勉驰辙。
灵源浚匠心,倾波砥文杰。
明堂久榛翳,登歌谢绵蕝。
如何缔旷期,及予惭薄劣。
南溟纳细流,东山览丘垤。
永佩如兰言,无令后鸣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