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元宵节夜晚的热闹场景。"中山孺子倚新妆",可能指的是年轻的仕女们精心打扮,如同中山国的少女般娇艳动人。"郑女燕姬独擅场",则强调了其中某些女子(可能是来自郑地或燕地的歌妓)在众多佳丽中尤为出色,她们的表演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齐唱宪王春乐府",暗示了音乐表演的内容,可能是宪王时期流传的宫廷歌曲,充满了春天的气息。"金梁桥外月如霜",进一步渲染了环境,月光皎洁如霜,映照在金梁桥上,为这元宵夜增添了宁静而华美的气氛。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元宵节时京城汴中的繁华景象和人们的欢乐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历史的韵味。李梦阳作为明代诗人,他的作品往往富有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雷车驾雨龙尽起,电行半空如狂矢。
中原腥膻五十年,上帝震怒初一洗。
黄头女真褫魂魄,面缚军门争请死。
已闻三箭定天山,何啻积甲齐熊耳。
捷书驰骑奏行宫,近臣上寿天颜喜。
閤门明日催贺班,云集千官摩剑履。
长安父老请移跸,愿见六龙临渭水。
从今身是太平人,敢惮安西九千里。
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
身经两世太平日,眼见四朝全盛时。
况复筋骸粗康健,那堪时节正芳菲。
酒涵花影红光溜,争忍花前不醉归。
阴阴画幕映雕栏,一缕微香宝篆残。
寒食园林三月近,落花风雨五更寒。
筝调宝柱弦初稳,酒满金壶饮未乾。
明日踏青郊外去,绿杨门巷系雕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