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应忘岁月,林幽自足烟霞。
老僧静披多叶,童子閒扫落花。
地僻应忘岁月,林幽自足烟霞。
老僧静披多叶,童子閒扫落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禅房景象。首句“地僻应忘岁月”,点出禅房所在之地偏僻幽静,时间仿佛在这里失去了意义,暗示了远离尘嚣的修行氛围。接着“林幽自足烟霞”一句,通过描写四周林木深邃、烟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与禅意的融合。
“老僧静披多叶”描绘了一位老僧在静谧中翻阅经书的画面,表现了僧侣修行的专注与内心的平和。“童子閒扫落花”则通过一个活泼的细节——孩童在闲暇时清扫飘落的花瓣,展现了禅房内外动静结合的生活状态,以及和谐共生的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房环境及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远离世俗、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与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审美追求。
画马虽瘦筋骨雄,二十馀骑无一同。
其中拳毛更奇绝,天人与马皆赤龙。
风流天子真英傥,拨乱雄心仍跌荡。
五王联骑打毬回,将相横稍随鞠杖。
瑰姿秀鬣容质奇,凤咽麟章兀高颡。
韩干画本今已无,近代承旨亦绝殊。
昔藏子昂二散马,磊落斯图踰作者。
滇人黄谷张远师,远今人物良胜之。
世人不识神骏骨,空觅海上虬龙姿。
骊黄灭没谁方驾,千里风沙出毫下。
贻诗如画画有神,不须伯乐应增价。
僧繇昔时画邻女,素壁捧心浑欲语。
二千年后君前身,重见仙姿下绡纻。
三分眉黛五铢衣,轻盈始觉周昉肥。
不须近花已婀娜,独立人前无不可。
知君落笔会有神,定识人间无此人。
可怜妙意无人识,拈草添花妄相益。
石家阿醋无容姿,焦氏绿衣举羞涩。
悔教不杀诸画师,坐令倾国污颜色。
为君烧却杂綵灰,犹堪灌取真真回。
未容更落伧父手,宁与先生驱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