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马虽瘦筋骨雄,二十馀骑无一同。
其中拳毛更奇绝,天人与马皆赤龙。
风流天子真英傥,拨乱雄心仍跌荡。
五王联骑打毬回,将相横稍随鞠杖。
瑰姿秀鬣容质奇,凤咽麟章兀高颡。
韩干画本今已无,近代承旨亦绝殊。
昔藏子昂二散马,磊落斯图踰作者。
滇人黄谷张远师,远今人物良胜之。
世人不识神骏骨,空觅海上虬龙姿。
骊黄灭没谁方驾,千里风沙出毫下。
贻诗如画画有神,不须伯乐应增价。
画马虽瘦筋骨雄,二十馀骑无一同。
其中拳毛更奇绝,天人与马皆赤龙。
风流天子真英傥,拨乱雄心仍跌荡。
五王联骑打毬回,将相横稍随鞠杖。
瑰姿秀鬣容质奇,凤咽麟章兀高颡。
韩干画本今已无,近代承旨亦绝殊。
昔藏子昂二散马,磊落斯图踰作者。
滇人黄谷张远师,远今人物良胜之。
世人不识神骏骨,空觅海上虬龙姿。
骊黄灭没谁方驾,千里风沙出毫下。
贻诗如画画有神,不须伯乐应增价。
此诗《题明皇出游图》由明末清初诗人彭孙贻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宫廷出游场景。诗中以“画马”为切入点,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艺术创作相结合,展现了对古代帝王英姿的赞美与对艺术作品的深刻理解。
首句“画马虽瘦筋骨雄”,开篇即以“瘦”字点出画中马匹的形态,却强调其“筋骨雄”,展现出马匹内在的强健与力量感,为后续描绘马匹的非凡之处埋下伏笔。接着,“二十馀骑无一同”一句,通过对比众多马匹的不同,突出了每匹马的独特性,暗示了画家技艺的高超和对细节的精准把握。
“其中拳毛更奇绝,天人与马皆赤龙”两句,进一步描绘马匹的非凡之处,不仅马身上的毛发(“拳毛”)奇异独特,而且与天人同色,仿佛都是赤龙的化身,赋予了马匹超凡脱俗的气质,同时也暗喻了帝王的尊贵与威严。
接下来,“风流天子真英傥,拨乱雄心仍跌荡”两句,直接赞美了帝王的英姿飒爽与雄心壮志,即使在动荡的局势中也保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了诗人的敬仰之情。
“五王联骑打毬回,将相横稍随鞠杖”描绘了宫廷出游时的热闹场面,五位王公贵族骑马打球,将相们则在一旁助兴,展现了皇家生活的奢华与欢乐。
“瑰姿秀鬣容质奇,凤咽麟章兀高颡”两句继续赞美马匹的外貌特征,形容其姿态优美、鬃毛华丽,如同凤凰吞咽、麒麟纹章般独特,进一步强化了马匹的非凡形象。
“韩干画本今已无,近代承旨亦绝殊”两句提到古代著名画家韩干的作品已经难以见到,而近代的画家也能创作出同样杰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对艺术传承与创新的肯定。
“昔藏子昂二散马,磊落斯图踰作者”提到过去收藏的两匹散马画像,如今这幅图更加超越了前人,强调了艺术作品的珍贵与价值。
“滇人黄谷张远师,远今人物良胜之”指出云南的黄谷和张远是当代优秀的画家,他们的作品同样值得推崇。
“世人不识神骏骨,空觅海上虬龙姿”表达了对人们未能真正欣赏到马匹内在精神与力量的遗憾,同时指出他们只是在寻找表面的龙形特征。
“骊黄灭没谁方驾,千里风沙出毫下”通过骊黄(两种颜色的马)的消失,强调了真正的马匹精神与力量难以被取代,千里风沙的场景则是画家笔下的表现手法。
最后,“贻诗如画画有神,不须伯乐应增价”总结全诗,表示无论是诗歌还是绘画,都蕴含着独特的神韵,无需借助伯乐(古代著名的相马专家)的评价,其价值自然得到提升。
整首诗通过对一幅宫廷出游图的描绘,不仅赞美了画中的马匹与帝王的风采,也表达了对艺术创作与传承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石人屹立古仙坛,双涧交流拱一盘。
临水种松须匼匝,就中作室要宽安。
洞经即日脩真诀,玉臼逢春浴旧丹。
却恐山中添故事,题诗莫与世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