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惟鸟迹,何处读书台。
闻道双峰近,当年故宅开。
杂花丛涧户,古甓有苍苔。
惆怅斯人往,閒云自去来。
荒山惟鸟迹,何处读书台。
闻道双峰近,当年故宅开。
杂花丛涧户,古甓有苍苔。
惆怅斯人往,閒云自去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山静谧、鸟鸣声中,读书台孤独矗立的画面。诗人通过“荒山”、“鸟迹”、“读书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氛围。诗中的“双峰”、“故宅”、“杂花”、“古甓”和“苍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
“闻道双峰近,当年故宅开”两句,既表达了对过去读书生活的怀念,也暗含着对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而“杂花丛涧户,古甓有苍苔”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自然之美,同时也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最后,“惆怅斯人往,闲云自去来”两句,以“闲云”自喻,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读书台及其周围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顾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