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虞美人八首·其四》
《虞美人八首·其四》全文
清 / 蒋士铨   形式: 词  词牌: 虞美人

城中仰看山容好。山上看城小。半城斜日二分秋。

别有一分秋色、在僧楼。城南车马山前路。

几许来还去。高人难得住山缘。

却似鹊华相望、不相连。

(0)
鉴赏

这首《虞美人八首(其四)》由清代诗人蒋士铨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城市与山景之间的对比与交融,以及对“高人”难以寻觅的感慨。

首句“城中仰看山容好”,以“仰看”二字,生动地展现了人在城市中抬头远眺山景时的视角和感受,山的轮廓在城市的仰视下显得格外美好。接着,“山上看城小”则从山的角度回望城市,表现出山对于城的俯瞰之感,强调了山与城之间大小的对比,同时也暗示了不同视角下的世界观差异。

“半城斜日二分秋”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秋意渐浓的画面,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融入其中,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别有一分秋色、在僧楼”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秋色的美丽与僧楼的静谧结合,仿佛在僧楼中找到了一份超脱世俗的宁静与美好。

接下来,“城南车马山前路,几许来还去”描绘了城市与山之间的交通往来,无论是来还是去,都充满了生活的忙碌与奔波,与前面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人生的复杂与多面性。

最后,“高人难得住山缘,却似鹊华相望、不相连”表达了对“高人”的向往与追求,但又感叹于他们难以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归宿或伴侣,如同鹊与华山,看似相近却无法真正连接。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思考。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关系的反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蒋士铨

蒋士铨
朝代:清   字:心馀   号:藏园   籍贯:铅山(今属江西)   生辰:1725—1784

蒋士铨(1725年12月1日—1784年4月3日),字心馀、苕生,蕖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清代戏曲家,文学家。江西铅山(今属江西)人,祖籍湖州长兴(今浙江长兴)。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少与汪轫、杨垕、赵由仪并称"江西四才子"。诗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
猜你喜欢

野史刘生惜十年之别来访山中为写衰容赋赠二首·其一

重逢无暇问前游,老去并刀割旧愁。

风定鳞鳞萍在水,云横脉脉雁当楼。

频年苦觅蔘苓倦,俭岁无多芋栗收。

良夜对君霜月迥,还教飞梦泛沧洲。

(0)

先开过问病赠之

迫迫寒威甚,惺惺久病如。

纸窗明半榻,炉火拥残书。

法相沙踪雁,交情静夜鱼。

天花飞万片,祗愧净名居。

(0)

题林良枯木寒鸦图图有李宾之题句四首·其一

未辨斜阳与暮烟,枝枝不堕早春前。

此中无放莺啼处,留待桃花二月天。

(0)

残雪·其一

寒心肃肃拥孤清,断岸无心弄晚晴。

旧恨半消随去雁,新欢难待到流莺。

莎丛绿浅愁轻护,藓砌痕欹感易倾。

夙昔南枝曾有约,不贪春早逐初英。

(0)

新秋望章载谋二首·其一

湘山犹曲曲,畴昔故天涯。

偶合添离恨,轻分有后期。

镫残知弈误,月上尽诗迟。

芳草王孙在,闲愁付杖藜。

(0)

偶闷自遣

鸡声残月夜如何,水级危轮又一过。

扯断藕丝无住处,弥天元不罥修罗。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