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制传宗嫡,元孙见可人。
承家在好德,切莫厌清贫。
待制传宗嫡,元孙见可人。
承家在好德,切莫厌清贫。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示鹓兄弟(其四)》。诗中以长辈对晚辈的教诲口吻,强调了家族传承的重要性以及品德修养的价值,同时告诫后辈不应因生活清贫而感到厌倦。
“待制传宗嫡,元孙见可人。” 这两句开篇点题,提到通过教育和培养,家族的血脉得以延续,后代能够找到合适的伴侣,暗示了家族传承与个人婚姻选择的紧密联系。
“承家在好德,切莫厌清贫。” 后两句则进一步阐述了诗的主题。强调了继承家族的重任在于培养良好的品德,而不是追求物质的富足。即使生活清贫,也不应因此而感到不满或气馁,因为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充实与道德的高尚。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儒家思想中重视家族传承、强调道德修养的核心价值观,是对后辈的殷切期望与教导。
曾携旧书卷,来宿古禅林。
方外求知性,诗中得赏音。
炉开山夜静,门掩雪天阴。
杌上一寒砚,灯前三苦吟。
韵强颜汗落,句切鬓丝侵。
玉就还重琢,河穷更远寻。
穴争探乳虎,沙独拣良金。
字稳天星转,篇终海月沈。
唱酬同记录,得失暗规箴。
木铎不徇路,薰风难和琴。
半生谁引手,中道比分襟。
分野三吴阔,年华二纪深。
师方传祖印,我欲谢朝簪。
岭外烟岚地,湖边云水心。
情悰张翰鲙,梦想陆机禽。
松下莓苔石,何年重访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