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坐超忽,青山自古今。
眼前无耇老,越世得遗音。
后死吾何及,斯文谊独深。
无能永翁誉,俯仰为沉吟。
白日坐超忽,青山自古今。
眼前无耇老,越世得遗音。
后死吾何及,斯文谊独深。
无能永翁誉,俯仰为沉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的《书三诗翁集后三首》中的第三首。孙承恩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古代诗歌和诗人的深深敬意与怀念。
首句“白日坐超忽”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仿佛在白日中坐看时光飞逝,充满了岁月的悠长感。接着“青山自古今”则以青山不改、岁月更迭的景象,象征着自然永恒不变,与人类的短暂存在形成对比。
“眼前无耇老,越世得遗音”两句,诗人感叹眼前没有年高德劭之人,却能从古人的诗歌中听到超越时代的音韵,表达了对古代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后死吾何及,斯文谊独深”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无法亲历古代诗歌创作的遗憾,同时也对古代诗歌的深厚内涵表示了高度的认同和敬佩。
最后,“无能永翁誉,俯仰为沉吟”表达了诗人虽然无法永远保持对前辈诗人声誉的传承,但仍然在内心深处反复吟诵,表达了对古代诗歌艺术的无限热爱和崇敬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古代诗歌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与君同乡邑,儗结金石盟。
嗟此友朋谊,宛若兄弟情。
坐卧朝暮偕,出入时游行。
感兹十载馀,岁月如流星。
我壮君巳老,欢娱慨平生。
西窗一杯酒,相对孤烛倾。
凄风罗幕寒,皎月梅花明。
我怀未尽语,倏尔晨鸡鸣。
执袂临河梁,溪流发春声。
归帆挂残雪,摇摇驻心旌。
合并应有期,勿谓暌离轻。
舟行及秋霁,秋色明苇葭。
天高柁楼浅,日落帆影斜。
故乡在目中,澄江净鸥沙。
愧非能赋才,有句不足誇。
暮听金山潮,朝餐北固霞。
持此不啻足,悠悠送年华。
众手剧云雨,长途多覆车。
泯泯复波波,浮生当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