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宋中十首·其三》
《宋中十首·其三》全文
唐 / 高适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景公德何广,临变莫能欺。

三请皆不忍,妖星终自移。

君心本如此,天道岂无知。

(0)
翻译
齐景公的德行多么宽广,面对变故却无法欺骗命运。
他三次请求都难以狠心,最终邪恶之星还是自行消失。
君王的心性原本如此,上天的道理难道会不知晓。
注释
景公:齐景公,春秋时期齐国国君。
德:品德,德行。
广:广大,宽广。
临变:面临变故,遭遇困难。
欺:欺骗,这里是命运的寓意。
三请:三次请求,指对某种情况的恳求。
忍:狠心,决断。
妖星:象征不祥或邪恶的事物,这里可能指代敌人或灾祸。
移:消失,转移。
君心:君王的心意,这里指齐景公的内心。
岂:难道。
知:知晓,理解。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深厚皇恩与君子之心的诗句,描绘了景公德行广大、面对变局不忍欺骗的情形,以及对于“妖星”变化保持自然顺应态度。诗中透露出君主本质善良,对于天道的认知充满敬畏之情。

首句"景公德何广,临变莫能欺"表明景公的美德宽广,即使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也不愿意去欺骗他人。这体现了君子的诚信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标准。

次句"三请皆不忍,妖星终自移"则描绘出景公在遇到重大决定时,不忍心做出伤害他人的选择。即使是对待“妖星”这种超自然现象,也保持着顺其自然的态度,不强加人为干预。

末两句"君心本如此,天道岂无知"则进一步揭示了这位君主内心的善良和他对于天道的尊重。这里暗指天道自有安排,君子之心是顺应自然,不强求改变。

整体而言,这段诗句不仅展示了景公的德行,也反映出古代士人对于天命与个人行为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

作者介绍
高适

高适
朝代:唐   字:达夫   籍贯:渤海蓨(今河北景县)   生辰:704—765年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猜你喜欢

竞渡棹歌·其八

建云斿,建云斿,土风到处总相犹。

朝了霍山朝岳帝,十分打扮是杭州。

(0)

玉楼春

生申时节书云月。惊怪玉梅开不彻。

犯寒那得一枝春,要与邦君供胜绝。

可轩有个词清切。解送双凫朝降阙。

一声声祝一千年,试倩雪儿歌几阕。

(0)

敬赋大人竹林真隐之图

野草閒花竞赏音,萧然坐阅岁年深。

当贞固日知高节,只静虚中见本心。

何处乾坤无凤集,他时风雨有龙吟。

向来七子皆充隐,不止山王累晋林。

(0)

春日呈韩丈

阳乌阴兔争驰骋,人世光阴刹那顷。

玉盘生菜乱青丝,三岁公家吃春饼。

前年班春池阳城,民物熙熙箫鼓声。

去年转粟巡边徼,圣朝初下和戎诏。

祇今塞下不传烽,野梅官柳竞春风。

相从且作无事饮,莫辞节物来匆匆。

明年上国春应早,棠棣阴中诗更好。

诗成但遣阿买书,邮筒寄我江南道。

(0)

次沈商卿见怀韵

歌喉宛转变鸣禽,载酒曾同花下吟。

寒潮不应宿渔浦,挑灯还忆夜深语。

十载故人谁似君,便拟卜邻桑柘村。

青钱未办归期远,满目春山空秀婉。

有酒何须身后名,高轩未必如徒行。

朝看桃杏发红萼,晚来风雨嗟零落。

寻幽选胜不应迟,百岁光阴能几时。

问君何日憩奔走,忍令春色成乌有。

(0)

王梦得捕蝗二首·其一

相逢每叹俱飘流,尊酒作意同新秋。

蝗虫日来复满野,府帖夜下还呼舟。

江天尚黑客骑马,草露未晞人牧牛。

路长遥想兀残梦,家在风烟兰杜洲。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