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实胜寺》
《实胜寺》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得禾周名书,获鼎汉纪年。

是寺称实胜,其事犹可传。

明兵十三万,水陆数道连。

志曾期破釜,言已侈投鞭。

弱妇实怀惧,壮士难夺坚。

文祖处以暇,旋命彭与韩。

坦然逸待劳,乃在松山间。

破竹迎刃解,谁能抗师颜。

诸路一时败,困兽遇秋畋。

从此威天下,燕京数往还。

创寺肇锡名,用以示弗谖。

我来步上方,晶阳空宇悬。

百年父老希,所闻乃传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实胜寺的历史背景和其创建的由来,以及它在明朝军事行动中的角色。诗中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对战争的反思。

首先,“得禾周名书,获鼎汉纪年”,这两句提到了实胜寺的名称来源于古代文献,显示了寺庙悠久的历史渊源。接着,“是寺称实胜,其事犹可传”,强调了实胜寺虽历经沧桑,但其故事仍能流传至今,体现了寺庙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

“明兵十三万,水陆数道连”描绘了明朝军队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显示出战争的规模和激烈程度。“志曾期破釜,言已侈投鞭”,这两句通过引用成语,形象地表达了士兵们誓死战斗的决心和勇气。“弱妇实怀惧,壮士难夺坚”,则对比了不同性别面对战争时的不同心理状态,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文祖处以暇,旋命彭与韩”,提到明朝皇帝在战事间隙派遣将领彭与韩前往,体现了领导者的智慧和战略眼光。“坦然逸待劳,乃在松山间”,描述了将领们在松山间从容应对战事,展现了他们的军事才能和冷静态度。

“破竹迎刃解,谁能抗师颜”,通过比喻,赞扬了军队的英勇和胜利的辉煌。“诸路一时败,困兽遇秋畋”,形容了敌军的溃败,如同困兽遇到猎人,无处可逃。“从此威天下,燕京数往还”,说明了这次战役后,明朝的威望大增,多次往返于燕京,巩固了统治。

最后,“创寺肇锡名,用以示弗谖”,解释了实胜寺之所以命名为“实胜”,是为了纪念这次胜利,警示后人不忘历史。诗人“我来步上方,晶阳空宇悬”,表达了自己来到寺中参观的感受,感叹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百年父老希,所闻乃传言”,则感慨随着时间的推移,了解这段历史的人越来越少,只能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保留下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实胜寺的历史价值,也反映了战争与和平、人性与勇气、历史与传承之间的深刻关系。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超师房

岩桂花开满院香,青莎叶底有鸣螀。

人家只在西林住,鸡犬声中又夕阳。

(0)

颂古·其六十一

慺㦬须要逞聪明,金榜何曾得挂名。

捋下幞头归去也,莫骑驴子傍人门。

(0)

颂古·其四十六

狸奴白牯念摩诃,争似南泉打粥锅。

虽然佛法无多子,天下丛林不柰何。

(0)

偶因闲日家事无牵蒙王氏以呼招乃书题于窟记伏见僧俗等五人个个苦行不异檀特山边各各谈空有似释迦园内且曹都头门传阀阅帝子王孙衣上惹勋郁之香颜前棐桃花之色念让宝之存宝行越前贤思知足而常足来救善友听经不倦制意马以停?恋寂有诚拨心灯而更耀既有斯愿必上羊车更多奇功兴誉不尽辄上诗一首

谯国门传缙以绅,善男即是帝王孙。

文商碑背题八字,武盛弓弦重六钧。

既出四门观生老,便知六贼不相亲。

夜迶将心登峻岭,心定菩提转法轮。

(0)

题玉泉

千章老木冷涵秋,今日重来话旧游。

一池寒水浸虚碧,清光莹澈凝不流。

中有神龙隐头角,为雨为霖滋旱涸。

圣主垂衣风雨调,龙亦安眠在丘壑。

人来初不睹真龙,但见金鲫浮沈中。

昂头摆尾得其所,我疑便是池中龙。

殷勤一语龙听取,汝以何缘堕龙伍。

良由一念嗔所生,毕竟难逃鳞甲苦。

蓦然直下便回光,愿力资深福寰宇。

(0)

颂古三十九首·其一

犯重比丘清净行,平等性中无损益。

水里不用觅鱼踪,天边何处观鸟迹。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