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禾周名书,获鼎汉纪年。
是寺称实胜,其事犹可传。
明兵十三万,水陆数道连。
志曾期破釜,言已侈投鞭。
弱妇实怀惧,壮士难夺坚。
文祖处以暇,旋命彭与韩。
坦然逸待劳,乃在松山间。
破竹迎刃解,谁能抗师颜。
诸路一时败,困兽遇秋畋。
从此威天下,燕京数往还。
创寺肇锡名,用以示弗谖。
我来步上方,晶阳空宇悬。
百年父老希,所闻乃传言。
得禾周名书,获鼎汉纪年。
是寺称实胜,其事犹可传。
明兵十三万,水陆数道连。
志曾期破釜,言已侈投鞭。
弱妇实怀惧,壮士难夺坚。
文祖处以暇,旋命彭与韩。
坦然逸待劳,乃在松山间。
破竹迎刃解,谁能抗师颜。
诸路一时败,困兽遇秋畋。
从此威天下,燕京数往还。
创寺肇锡名,用以示弗谖。
我来步上方,晶阳空宇悬。
百年父老希,所闻乃传言。
这首诗描绘了实胜寺的历史背景和其创建的由来,以及它在明朝军事行动中的角色。诗中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对战争的反思。
首先,“得禾周名书,获鼎汉纪年”,这两句提到了实胜寺的名称来源于古代文献,显示了寺庙悠久的历史渊源。接着,“是寺称实胜,其事犹可传”,强调了实胜寺虽历经沧桑,但其故事仍能流传至今,体现了寺庙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
“明兵十三万,水陆数道连”描绘了明朝军队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显示出战争的规模和激烈程度。“志曾期破釜,言已侈投鞭”,这两句通过引用成语,形象地表达了士兵们誓死战斗的决心和勇气。“弱妇实怀惧,壮士难夺坚”,则对比了不同性别面对战争时的不同心理状态,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文祖处以暇,旋命彭与韩”,提到明朝皇帝在战事间隙派遣将领彭与韩前往,体现了领导者的智慧和战略眼光。“坦然逸待劳,乃在松山间”,描述了将领们在松山间从容应对战事,展现了他们的军事才能和冷静态度。
“破竹迎刃解,谁能抗师颜”,通过比喻,赞扬了军队的英勇和胜利的辉煌。“诸路一时败,困兽遇秋畋”,形容了敌军的溃败,如同困兽遇到猎人,无处可逃。“从此威天下,燕京数往还”,说明了这次战役后,明朝的威望大增,多次往返于燕京,巩固了统治。
最后,“创寺肇锡名,用以示弗谖”,解释了实胜寺之所以命名为“实胜”,是为了纪念这次胜利,警示后人不忘历史。诗人“我来步上方,晶阳空宇悬”,表达了自己来到寺中参观的感受,感叹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百年父老希,所闻乃传言”,则感慨随着时间的推移,了解这段历史的人越来越少,只能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保留下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实胜寺的历史价值,也反映了战争与和平、人性与勇气、历史与传承之间的深刻关系。
谯国门传缙以绅,善男即是帝王孙。
文商碑背题八字,武盛弓弦重六钧。
既出四门观生老,便知六贼不相亲。
夜迶将心登峻岭,心定菩提转法轮。
千章老木冷涵秋,今日重来话旧游。
一池寒水浸虚碧,清光莹澈凝不流。
中有神龙隐头角,为雨为霖滋旱涸。
圣主垂衣风雨调,龙亦安眠在丘壑。
人来初不睹真龙,但见金鲫浮沈中。
昂头摆尾得其所,我疑便是池中龙。
殷勤一语龙听取,汝以何缘堕龙伍。
良由一念嗔所生,毕竟难逃鳞甲苦。
蓦然直下便回光,愿力资深福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