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情端贵以神传,茅屋高人坐习禅。
搜索烟图每题句,笑予昔日失当前。
去情端贵以神传,茅屋高人坐习禅。
搜索烟图每题句,笑予昔日失当前。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通过“去情端贵以神传”,开篇即点明了艺术创作中情感与精神的重要性,强调了艺术家在创作时应摒弃杂念,以纯粹的精神状态传达作品的灵魂。接着,“茅屋高人坐习禅”一句,将画面定格在一间简朴的茅屋之中,一位高人正沉浸在禅修的状态下,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搜索烟图每题句”则进一步展现了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细致与专注,他们不断地探索和寻找灵感,每一次的题句都充满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最后,“笑予昔日失当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未能及时捕捉到这种意境的自嘲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眼前画面的深深赞赏与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一幅画作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艺术创作的精髓,也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自然、禅意以及艺术之间微妙关系的独特见解。
丈人养痾卧,此道取众弃。
强饭尚可饱,力田苦常匮。
欲从群儿嬉,出语不妩媚。
轩窗坐风凉,编简勘遗坠。
自安井无禽,未叹旅焚次。
夏暑极阳功,时霖作阴事。
呼儿疏药畦,植杖按瓜地。
南山云气佳,北极冕旒邃。
自欣须发白,得见衣裳治。
山林收枯槁,草木洗憔悴。
舐痔以车来,探珠遭龙睡。
腹便时蒙嘲,身退得自恣。
伊优无下僚,肮脏谢高位。
谁能领斯会,好在漆园吏。
儒者给事中,顾公甚魁伟。
经明往行河,商略颇应史。
劳人又费乏,国计安能已。
成功渠有命,得人斯可喜。
似闻阻饥馀,恶少惊邑里。
启钥探珠金,夺怀取姝美。
部中十盗发,一二书奏纸。
西连魏三河,东尽齐四履。
此岂小事哉,何但行治水。
使民皆农桑,乃是真儒耳。
子舟诗书客,画手睨前辈。
挹袂拍其肩,馀力左右逮。
摩拂造化炉,经营鬼神会。
光煤叠乱叶,世与作者背。
看君回腕笔,犹喜汉仪在。
岁寒十三本,与可可追配。
小山苍苔面,突兀谢憎爱。
风斜兼雨重,意出笔墨外。
吾闻绝一源,战胜自十倍。
荣枯转时机,生死付交态。
狙公倒七芧,勿用嗔喜对。
此物当更工,请以小喻大。
风雨桃李华,佳人来何暮。
安齐果未安,寓卫岂所寓。
张侯室县磬,得酒美无度。
常忧腐肠死,须我嫁阿骛。
双鱼传尺素,何处迷春渚。
啼鸟劝不归,晓鞍逐行旅。
遥知登楼兴,信美非吾土。
蜩化抢榆枋,鹏化抟扶摇。
大椿万岁寿,粪英不重朝。
有待于无待,定非各逍遥。
譬如宿舂粮,所诣岂得辽。
漆园槁项翁,闻风独参寥。
物情本不齐,显者桀与尧。
烈风号万窍,杂然吹籁箫。
声随器形异,安可一律调。
何尝用吾私,总领使同条。
惜哉向郭误,斯文晚未昭。
胡不弃影事,直以神理超。
木资不才生,雁得不才死。
投身死生中,未可优劣比。
深藏无所用,一寓不得已。
逍遥同我谁,岁暮于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