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苏幕遮》
《苏幕遮》全文
唐 / 吕岩   形式: 词  词牌: 苏幕遮

天不高,地不大,惟有真心,物物俱含载。

不用之时全体在,用即拈来,万象周沙界。

虚无中,尘色内,尽是还丹,历历堪收采。

这个鼎炉解不解,养就灵乌,飞出光明海。

(0)
翻译
天空并不高,大地也不大,只有真诚的心,万物都包含其中。
即使不使用,它也完整存在,需要时只需提取,涵盖世间万物。
在虚无和尘世之间,隐藏着精华,清晰可见,等待我们去采集。
这个神秘的炉子能否理解,它养育了神奇的乌鸦,从光明之海飞出。
鉴赏

这首诗是由唐代诗人吕岩所作,名为《苏幕遮》。从诗的内容来看,我们可以窥见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道法修炼的理解。

"天不高,地不大,惟有真心,物物俱含载。"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与心灵关系的独到见解。在这里,“天不高,地不大”并非字面意义上的描述,而是指在道法的修炼中,对于外界的认知已经超越了常人的尺度。"惟有真心"则强调了内心的重要性,即通过修炼达到心灵的纯净与澄明状态,这种状态下能将万物都包容其中。

"不用之时全体在,用即拈来,万象周沙界。"

这里诗人描绘的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当不需要使用这种真心时,它就如同存在而不显现,一旦有所需它便能立即呈现,能够洞察万事万物,就像是站在沙滩之上,环视四周的广阔世界。

"虚无中,尘色内,尽是还丹,历历堪收采。"

这几句诗歌颂扬的是道法中的修炼过程。“虚无中”指的是超脱世俗的虚幻状态,而“尘色内”则意味着在物质世界中寻找精神的纯净。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是通过对内心的修炼,达到一种精神层面的转化,即"尽是还丹"。"历历堪收采"描述的是这种修炼过程中,对于内在精华的不断提取与积累。

"这个鼎炉解不解,养就灵乌,飞出光明海。"

最后两句诗,"这个鼎炉解不解"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己修炼过程中的疑惑或是自我省察,即对于自己的内在世界和精神修为的深入探究。"养就灵乌"则是指通过不断的修炼,使得心灵如同黑鸟般成长起来,而"飞出光明海"则象征着达到一种超脱与自由的境界,心灵得以在广阔的光明之中翱翔。

总体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道法修炼的深刻理解和内在世界的追求。通过对宇宙、心灵以及修炼过程的描绘,吕岩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达到精神自我实现的境界。

作者介绍
吕岩

吕岩
朝代:唐   号:纯阳子   籍贯:自称回道

吕岩,也叫做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名喦,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 
猜你喜欢

辽海舟中·其二

举手掬海云,云从袖里入。

入船一抖衣,但见数点湿。

(0)

辽海舟中·其一

梦亲在三更,忽醒仍万里。

不是好飘蓬,此乃平生志。

(0)

舟醒

瑟瑟松风百仞台,梦醒滩上吼惊雷。

云情商酌过溪去,山势横斜插石来。

欲买羲皇难着价,又听时事辄兴哀。

千章木叶春深绿,客鬓须教染几回。

(0)

送王笃生作宰文昌

琼台气谊旧交多,廿载长思策杖过。

乞食事难羁曳履,宦游人喜得鸣珂。

天遥帆影风初暖,岛上琴声气更和。

况遇太平佳景运,好将德泽慰岩阿。

(0)

咏面壁初祖·其四

儒林原自逊朱程,真宰何尝有定名。

偶聚千花薰塔石,曾闻一偈悟神鹦。

每思岳麓终难继,自入熊山不可迎。

酷似报知求剑者,刻舟留画记云旌。

(0)

咏面壁初祖·其二

梁园魏苑不多程,一别无人识姓名。

月里兔归原羿妇,罗中人语是秦鹦。

刊山琴斧须难折,入海狂波莫乱迎。

兀兀微微相非相,天龙长此护云旌。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