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龙光塔》
《登龙光塔》全文
清 / 顾熙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嵯峨望弥上,面削午影圆。

四角撑晴空,绝蹬凝青烟。

有时吐光怪,飞鸟不敢前。

摄衣上层梯,足底云雾穿。

绝顶一以眺,吴会正茫然。

五湖烟景阔,诸山何连绵。

白云滃然来,荡胸洗尘缘。

铃声乱鸟语,松涛惊鹤眠。

清景难尽摩,飘飘欲登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登龙光塔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与深邃。

首先,“嵯峨望弥上,面削午影圆”描绘了塔身高耸入云,阳光在塔面上投下圆形的阴影,展现出一种壮观而静谧的美。接着,“四角撑晴空,绝蹬凝青烟”则进一步强调了塔的高度,以及其顶端与天空相连,仿佛是连接天地的桥梁,而“绝蹬凝青烟”则暗示了塔顶的神秘与不可触及。

“有时吐光怪,飞鸟不敢前”一句,通过光怪陆离的景象和飞鸟的畏惧,突出了塔顶的独特魅力和神秘氛围。接下来,“摄衣上层梯,足底云雾穿”描述了诗人勇敢地攀登至塔顶的过程,脚下的云雾仿佛被穿透,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绝顶一以眺,吴会正茫然”表达了站在塔顶俯瞰大地时的广阔视野和内心的茫然,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随后,“五湖烟景阔,诸山何连绵”通过广阔的湖景和连绵的山脉,进一步扩展了诗人的视野,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复杂。

“白云滃然来,荡胸洗尘缘”一句,诗人借白云的流动,表达了心灵的净化与自由,仿佛所有的烦恼和尘世的束缚都被洗涤一空。最后,“铃声乱鸟语,松涛惊鹤眠”描绘了塔顶的宁静与和谐,鸟鸣与松涛交织,鹤眠于其中,构成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深邃,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顾熙
朝代:清

顾熙,字玉田,号春台,诸生,清无锡人。教书为生,存年七十五岁。
猜你喜欢

题盘谷图

千厓苍苍倒石悬老桧,下瞰空阔森白根。

上有萦络斜下之瀑泉,下有缥缈半出之窗轩。

忽然渔舟散浦溆,疑是秦人桃花之仙源。

丛林尽处长堤绕,柳外沙边行客少。

汀烟漠漠不成雨,汀树疏疏似飞鸟。

依稀水槛知谁家,疑是唐人洗药之温日。

问君此地何处寻,可买不惜捐千金。

君言此亦盘谷境,我已先从画中隐。

嗟君才气何堂堂,胸藏霖雨未八荒。

平明走马入黄阁,日晏文书纷雁行。

峨峨奎章九天上,白日旌旗下仙仗。

秋风插翮高颉颃,虽有此境何由往。

丈夫英气多难攀,九环宝带怀青山。

辋川墅,龙门滩,会买青鞋待君还。

(0)

山家

山中烟明明,山下泉曲曲。

书声出疏林,枫叶半茅屋。

檐敖曝绵枲,园疃纵鸡畜。

寄言避世人,如此亦可足。

(0)

古诗六章送王君冕归陕西·其四

狂风卷茅屋,遥见溪上山。

人生有遇合,离别何足叹。

黄鹄将西归,临水振羽翰。

我有双明珠,置之青云端。

朝朝复暮暮,照君千里还。

(0)

为袁清容长幅

入山眺奇壑,幽致探何穷。

一水青岑外,千岩绮照中。

萧森凌杂树,灿烂映丹枫。

有客茅茨里,居然隐者风。

(0)

双剑图歌

莫邪干将古神剑,得水化作双龙翔。

斗间宝气入江灭,波里金鳞翻日光。

道人笔锋如剑利,亦能化龙致神异。

黑风屃屃涛欲立,白日阴阴雨将至。

忽然逢之不敢窥,爪甲云气常淋漓。

便愁中夜雷霆怒,两龙乘云尽飞去。

(0)

高渊四时歌·其四

寒鸦万点落叶赤,山风萧萧野日白。

池上梅花俱有情,林间茅舍元无客。

人言梅花知岁寒,花亦偶然冰雪间。

向来群芳令欲尽,兰芽已动春将还。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