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缑山子晋祠.启母石》
《缑山子晋祠.启母石》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陌]韵

旷哉嵩室阳,神怪所栖宅。

苍石不知年,灵熊去无迹。

烟岩想桂宫,苔壁疑椒掖。

不学舜娥悲,潇湘竹枝碧。

(0)
注释
旷哉:形容非常开阔。
嵩室阳:嵩山南面。
神怪:神话传说中的神灵和妖怪。
栖宅:居住的地方。
苍石:青色的石头。
不知年:难以估计年代。
灵熊:传说中的神兽。
无迹:没有留下痕迹。
烟岩:云雾缭绕的岩石。
桂宫:月宫,借指神仙居所。
苔壁:长满青苔的墙壁。
椒掖:古代宫廷中官员的住所,这里比喻宫墙。
不学:不模仿。
舜娥:舜的妻子娥皇和女英,传说她们因丈夫去世悲伤而泪洒竹叶。
悲:悲伤。
潇湘竹枝碧:潇湘地区翠绿的竹子,象征清高。
翻译
广阔的嵩山阳面,是神灵妖怪居住的地方。
古老的青石无法估量年龄,灵异的熊踪迹全无。
烟雾缭绕的岩石仿佛是月宫桂树所在,青苔覆盖的墙壁疑似朝廷的椒房官署。
我不效仿舜娥的悲伤,只欣赏潇湘竹的翠绿清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缑山子晋祠.启母石》,描绘了嵩山室阳之地的神秘与幽深。诗人以"旷哉"开篇,展现出空间的辽阔与深远,暗示着这里曾是神怪寓居的场所。接着,他描述了苍石古老而神秘,灵熊踪迹难觅,增添了神秘和历史的厚重感。

诗人通过想象,将烟雾缭绕的岩壁比作传说中的桂宫,而青苔覆盖的墙壁则让人联想到宫廷的椒掖,展现了对古代神话和宫殿的憧憬。最后,诗人表达了不愿像古代神话中的人物舜娥那样悲伤,而是选择欣赏眼前如潇湘竹枝般碧绿的景色,流露出一种超脱和淡然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借景抒怀,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清新自然风格。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静观堂闲咏六首·其四

为笑风尘徒自忙,扃扉聊复拟羲皇。

翻经好鸟来新韵,静坐花阴落小窗。

半世耽闲缘病懒,一身长技岂能忘。

年来万虑关心少,好护闲云伴草堂。

(0)

登上方山望太湖

舍舟策杖陟高棱,石道迂回卧古藤。

仰望浮屠高十丈,楞伽古刹何宏敞。

如蚁游人塞道来,危级肩摩不容上。

逍遥容与度云关,绝顶巍峨耸黛鬟。

极目五湖千里白,浪中历历见青山。

垂丝画舫堤边飏,破浪弋船湖上放。

怅惆长风未得乘,苍茫烟水空遥望。

斜阳返照彻山隅,万顷烟波入画图。

安得范蠡逢泽畔,扁舟欸乃共归湖。

(0)

寒夜

耐冷坐清宵,离情未即抛。

犬从深巷吠,门听隔邻敲。

灯暗花生烂,梅寒月挂梢。

偶然新得句,呵冻便分抄。

(0)

散步堠村看桃花次孙旭堂韵

前度刘郎来未迟,却嫌庄蝶梦魂痴。

一村花护编茆屋,半面妆窥夹竹枝。

艳艳桃花诗起兴,融融春色酒相宜。

郫筒谁织风流韵,把盏重吟幼妇词。

(0)

送友人赴秋闱

九重丹诏下抡才,得意秋风万里来。

今日与君南浦别,桂花香里再衔杯。

(0)

堤口夕阳

平堤十里草凄凄,一抹斜红日已西。

孤鹜去边秋水阔,断霞明处暮山低。

僧归古寺钟初动,樵散疏林鸟欲栖。

自是望中风景好,令人驻马漫留题。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