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哉嵩室阳,神怪所栖宅。
苍石不知年,灵熊去无迹。
烟岩想桂宫,苔壁疑椒掖。
不学舜娥悲,潇湘竹枝碧。
旷哉嵩室阳,神怪所栖宅。
苍石不知年,灵熊去无迹。
烟岩想桂宫,苔壁疑椒掖。
不学舜娥悲,潇湘竹枝碧。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缑山子晋祠.启母石》,描绘了嵩山室阳之地的神秘与幽深。诗人以"旷哉"开篇,展现出空间的辽阔与深远,暗示着这里曾是神怪寓居的场所。接着,他描述了苍石古老而神秘,灵熊踪迹难觅,增添了神秘和历史的厚重感。
诗人通过想象,将烟雾缭绕的岩壁比作传说中的桂宫,而青苔覆盖的墙壁则让人联想到宫廷的椒掖,展现了对古代神话和宫殿的憧憬。最后,诗人表达了不愿像古代神话中的人物舜娥那样悲伤,而是选择欣赏眼前如潇湘竹枝般碧绿的景色,流露出一种超脱和淡然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借景抒怀,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清新自然风格。
舍舟策杖陟高棱,石道迂回卧古藤。
仰望浮屠高十丈,楞伽古刹何宏敞。
如蚁游人塞道来,危级肩摩不容上。
逍遥容与度云关,绝顶巍峨耸黛鬟。
极目五湖千里白,浪中历历见青山。
垂丝画舫堤边飏,破浪弋船湖上放。
怅惆长风未得乘,苍茫烟水空遥望。
斜阳返照彻山隅,万顷烟波入画图。
安得范蠡逢泽畔,扁舟欸乃共归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