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明二首·其一》
《清明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方一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汉世诸陵已古邱,悲风摵摵老梧楸。

金人往日泪曾堕,石马何时汗忽流。

江北江南千里隔,身前身后百年愁。

九原定有英灵在,消得寒儒浪白头。

(0)
鉴赏

这首诗《清明二首(其一)》由宋末元初时期的方一夔所作,通过对清明时节对古墓荒丘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汉世诸陵已古邱”,开篇即点明主题,将读者带入一个古老的历史场景中,汉代的陵墓已经化为荒丘,时间的流逝让一切繁华归于尘土。接着,“悲风摵摵老梧楸”一句,通过描写凄凉的秋风和古老的梧桐树,营造出一种哀伤而肃穆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历史的沧桑感。

“金人往日泪曾堕,石马何时汗忽流”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古代陵墓中的金人与石马赋予情感,金人的眼泪与石马的汗水,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无情。这种手法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深化了对历史命运的思考。

“江北江南千里隔,身前身后百年愁”则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表达了人生的短暂与孤独。无论是身处江南还是江北,距离都显得那么遥远,而生前的欢愉与死后的寂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最后,“九原定有英灵在,消得寒儒浪白头”一句,以对英灵的期待和对寒儒(寒门之士)的同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九原,是古代传说中的死者居住之地,这里寄托了诗人对于先贤的怀念和对于自己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生命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反思。

作者介绍

方一夔
朝代:宋

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方逢辰孙。以荐领教郡庠,未几退,隐富山,授徒讲学,学者称为富山先生。有《富山遗稿》。
猜你喜欢

题王侍禁壁

怪底临江有竹篱,便将江水当为池。

心随鸥鸟沈浮去,眼看风波起灭时。

我有碇斋新作记,人传画舫旧题诗。

君恩几许生归北,与我閒人把钓丝。

(0)

和邠倅王正夫大夫游西湖

雨过花开一郡忙,紫微山影照湖光。

东风不费舟船力,暖日能添罗绮香。

已拚今朝须尽醉,预愁明日又辞乡。

饱闻冯翊无花草,唯有城头至乐堂。

(0)

游洞霄宫·其一

掣开九锁谒琳宫,物色真仙剑履踪。

一朵云根生老涧,千寻天柱压群峰。

功名秘略求黄石,呼吸微言敩赤松。

我是康庐倦游客,朅来犹爱翠云重。

(0)

题惠山寺

九山朝暮云,摇落少游坟。

野蔓碑全没,晴庵磬亦闻。

洞偏泉路细,松折鹤巢分。

高视太湖近,雪涛鸥起群。

(0)

紫霞宫听南风操

促丝历历行泛声,紫霞仙翁之为琴。

新声不合天地意,要写虞氏吾民心。

嗟乎二十六字中真趣,久矣南风吹散去。

却令紫霞宫里翁,弹到今人未弹处。

(0)

和汉东先生韵六首·其三

?来黄鹤问故里,养得白鸦在玄田。

人生擘划千古岁,碧桃开向母楼前。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