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日解其颐,笑世事纷坛,曾无了局;
经年坦乃腹,看胸怀洒落,却是上乘。
终日解其颐,笑世事纷坛,曾无了局;
经年坦乃腹,看胸怀洒落,却是上乘。
这首诗以海会寺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人生世事的独特见解。
“终日解其颐,笑世事纷坛”,诗人以“终日”形容时间之长,“解其颐”则形象地描绘出面对世事时的豁达态度。这里的“解其颐”原意指微笑或开怀大笑,此处引申为以轻松愉快的心态看待复杂多变的世界。“笑世事纷坛”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对于世间种种纷扰、复杂事务的态度——以笑对之,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与乐观。
接着,“曾无了局”一句,进一步强调了世事的复杂与难以解决,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沉沦或悲观,而是转向了更为积极、深邃的思考:“经年坦乃腹,看胸怀洒落,却是上乘。”
“经年坦乃腹”中的“坦”字,既可理解为坦荡、坦然,也可理解为坦腹、坦胸,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平静与坦诚。通过长时间的修炼与反思,诗人达到了一种内心的平和与开阔,这种境界被形容为“胸怀洒落”。这里的“洒落”不仅指洒脱、自由,更蕴含着一种精神上的纯净与高远,是诗人追求的最高层次的精神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将世事的纷繁复杂与内心的宁静平和进行了鲜明的对照,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智慧的深刻领悟:在面对生活的波折与挑战时,保持一颗平和、豁达的心,方能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心灵的自由与高远。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追求,也是对人生价值的一种深刻反思。
海上之草绿芊芊,洞门一闭今几年。
仙骥去时留紫鞭,挂壁见之心惘然。
欲归即归亦由我,不待功成何不可。
尧舜不能屈由巢,自馀王侯何足交。
武陵春水绿堪染,就中亦有桑麻郊。
近闻秦人笑相语,待我东溪种碧桃。
常年六月六,暑气何其酷。
犬有吐舌烦,猫得负背燠。
今日胡不然,萧然凉气足。
阳乌潜其辉,小雨时霢霂。
重袂犹未温,浴了肌起粟。
老病固宜然,壮者亦不浴。
短至未及间,秋阴如许毒。
本朝王火德,德与尧运续。
文明耀四海,年世不待卜。
吾君乾六龙,刚健粹如玉。
吾相泰九二,夬夬出苋陆。
君臣德既同,讵有此阴伏。
吾闻氛气恶,杀气盛西北。
襄城既失守,生灵烂鱼肉。
匹夫尚怀忧,知此妄屠戮。
臣固告上天,忍泪不敢哭。
愿言扫阴邪,日月舜耳目。
中国盛阳明,从今调玉烛。
月魄诗魂两斗清,却嫌歌管揭危亭。
遥知山鬼形难遁,谁洗天公眼暂明。
物外风光何皛皛,人间爝火谩荧荧。
酒狂径欲骑鲸去,一拂鸿蒙散窅冥。
昔年曾作梅花梦,梦回衣上寒香重。
矮窗偶见一枝开,早是江南春意动。
凡花不似梅之清,精神骨相由天成。
屡从画手细传本,但知刻画非写生。
官塘荒寺门斜掩,岁久廊攲风雨飐。
不须晴雪明千堆,剩喜墨痕留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