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苑城如画,阊门瓦欲流。
还依水光殿,更起月华楼。
侵夜鸾开镜,迎冬雉献裘。
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
茂苑城如画,阊门瓦欲流。
还依水光殿,更起月华楼。
侵夜鸾开镜,迎冬雉献裘。
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
这是一首描绘皇宫生活的诗,充满了对美好物质生活和精神享受的向往。开篇“茂苑城如画”即勾勒出一幅繁华壮丽的宫殿图景,“阊门瓦欲流”则通过对琉璃瓦的描写,增添了一份金碧辉煌之感。
接着,“还依水光殿,更起月华楼”表达了诗人对皇宫中水光与月色交织的美景的赞赏,以及对不断建造和升级宫室的描绘。这里不仅展示了当时工匠高超的手艺,也反映出统治者对奢侈生活追求的态度。
“侵夜鸾开镜,迎冬雉献裘”一句,则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宫廷中的细腻生活。鸾鸟是传说中能识人间美好的神鸟,它在夜晚为皇帝开启明镜,象征着智慧与光辉的照耀;而雉鸟呈送冬裘,则体现了宫廷生活中对季节变化的细心应对和物质享受。
“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两句,描绘了一场宴会上的景象。臣子们在酒宴上尽情欢乐,达到了一种忘我境界,而皇帝则保持着清醒与泰然,体现出君主的威严和对国事的把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精美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繁华富贵、生活安逸的皇宫世界。同时,它也隐含了对于权力顶峰人物生活状态的某种赞颂或批评,但这需要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和作者的其他作品来进一步解读。
素书谁托。嗟鳞沈雁断,水遥山邈。
问别来、几许离愁,但只觉衣宽,不禁消薄。
岁岁年年,又岂是、春光萧索。
自无心、强陪醉笑,负他满庭花药。援琴试弹贺若。
尽清于别鹤,悲甚霜角。
怎似得、斜拥檀槽,看小品吟商,玉纤推却。
旋暖熏炉,更自炷、龙津双萼。
正怀思、又还夜永,烛花自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