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夕此静坐,寂寞一庭幽。
萤火自成夜,虫声不待秋。
野风落残果,山月睡喘牛。
无限心中事,吟来只自愁。
竟夕此静坐,寂寞一庭幽。
萤火自成夜,虫声不待秋。
野风落残果,山月睡喘牛。
无限心中事,吟来只自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山斋独坐的情景,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寂静的氛围。"竟夕此静坐",诗人整夜静静地坐着,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平静。"寂寞一庭幽",庭院深深,只有诗人与月光为伴,显得格外清幽。
"萤火自成夜",点染出夜晚萤火虫的微光,增添了神秘感,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虫声不待秋",虫鸣声在夏末秋初之际自然响起,无需等到秋天,更显出季节的微妙过渡。
"野风落残果",野外的风吹落了树上的果实,画面生动,透露出一种自然的衰败和季节变迁。"山月睡喘牛",以拟人手法描绘山月高悬,仿佛牛儿在梦中轻喘,营造出宁静而祥和的夜晚景象。
最后两句"无限心中事,吟来只自愁",诗人将内心深处的思绪和愁绪融入诗歌,通过吟咏表达出来,却只能自我咀嚼,倍感忧郁和无奈。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斋夜坐的场景,流露出诗人孤独、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