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钱厚斋投诗赠梅二树次韵奉答》
《钱厚斋投诗赠梅二树次韵奉答》全文
清 / 俞明震   形式: 古风

连阴四海昏,一雪千山洁。

冻鸦如我閒,朦胧戢双翼。

故人赠双梅,高与冰檐接。

锄根去泥滓,挂影补篱壁。

春意破鸿濛,花气通山脉。

心从冷处求,室有幽香入。

灭尽少年迹,毋为烟景惑。

窗寒一人晓,天空万花寂。

皎然丘垤平,何处寻荆棘。

避世全吾真,日醉孤山侧。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冬日雪后之景,以及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与赞美。首句“连阴四海昏”描绘了连续阴雨的景象,使得天地一片昏暗;“一雪千山洁”则以雪后山川的洁净,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自然界的变换之美。接着,“冻鸦如我闲,朦胧戢双翼”,通过描写乌鸦在雪天的悠闲状态,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故人赠双梅,高与冰檐接”,表达了诗人对好友赠送梅花的感激之情,同时梅花与冰檐相接的形象,寓意着高洁与坚韧。接下来,“锄根去泥滓,挂影补篱壁”,描述了诗人精心照料梅花的过程,体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呵护。

“春意破鸿蒙,花气通山脉”,展现了梅花在冬末春初时的生机与活力,其香气弥漫山间,象征着生命力的复苏。诗人借梅花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心从冷处求,室有幽香入”,即使身处寒冷之中,也能找到内心的温暖与宁静,室内的幽香更是心灵的慰藉。

“灭尽少年迹,毋为烟景惑”,告诫自己不应被外界的诱惑所迷惑,应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定。最后,“窗寒一人晓,天空万花寂”,描绘了清晨的静谧景象,只有窗外的寒气和寂静的天空,衬托出梅花的孤独与高傲。而“皎然丘垤平,何处寻荆棘”,则以丘垤的平缓与荆棘的消失,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和谐,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能坚守自我,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真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时期文人的审美情趣与哲学思考,体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以及对内心世界纯净的向往。

作者介绍
俞明震

俞明震
朝代:清

俞明震(1860~1918),字恪士,又字启东,号觚庵,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斗门,生于湖南。光绪戊子(1888年)科举人,官至甘肃提学使。入民国,为肃政史,谢病归隐杭州西湖。明震工诗,吟甚苦,自言成一诗或至终夕不眠,甚且病眩,故所作不多。所著《觚庵诗存》传于世。
猜你喜欢

比以补陀刻寄少冯有诗复答之并杨吉老释介然

吾以无作语,刊彼月面背。
遣似吕南山,未要余子会。
平生太玄雄,犹有一语在。
只怜粥饭和,已复不惊怪。

(0)

木平像吾友宣老所藏宣示寂久矣余因归朱方遇

布袜元不破,霜雪遮头颅。
政自要老丑,肯剃颔底须。
经卷聊关身,帐座种种无。
安用古铜瓶,捉以高鼻奴。
草鞋挂龙床,九州一蚍蜉。
如何是木平,初落斤斧欤。
庞眉宣道人,缅想骨已枯旧炊玉粒饭,洗钵独我呼。
跛跛迁臣归,饥面黧且癯。
至今说法处,井索缠辘轳。
唐时李卫公,铸铁为浮图。
此塔有坏灭,是事端勿渝。

(0)

出城道傍决明盛开可喜

篱落秋逾晚,鸡豚地更偏。
何时有蓬户,无处著金钱。
芒屦林边石,茶铛涧底泉。
心知鸿雁到,老子爱江天。

(0)

余自离荆渚遍身生疮了无佳思至金陵舍舟登陆

三年窜逐去荆州,岂料重为此寺游。
钟鼓山林浑好在,独惊老子雪蒙头。

(0)

减字木兰花·多情被恼

多情被恼。
枉了东君无限巧。
真个愁人。
一片轻飞减却春。
阑干凭暖。
目断彩云肠也断。
两岸青山。
隐隐孤舟浪接天。

(0)

如梦令·旧恨新愁无际

旧恨新愁无际。
近水远山都是。
西北有高楼,正为行藏独倚。
留滞。
留滞。
家在吴头楚尾。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