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万之源纯不杂,还因表字揭斋名。
已知要道无岐路,所贵专心事笃行。
大学工夫由主敬,古人勋业自存诚。
始终表里恒无失,此是斋中座右铭。
众万之源纯不杂,还因表字揭斋名。
已知要道无岐路,所贵专心事笃行。
大学工夫由主敬,古人勋业自存诚。
始终表里恒无失,此是斋中座右铭。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名为《樊通政守一斋》。诗中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倡导“守一”之道,即专注于内心的修养和道德的实践。诗中提到“众万之源纯不杂”,意指内心应纯净无杂念;“还因表字揭斋名”,表明斋名与个人品德相呼应;“已知要道无岐路”,指出道德修养的道路明确,不应偏离;“所贵专心事笃行”,强调了专心致志地实践道德的重要性。诗中还提到了“大学工夫由主敬”,引用儒家经典《大学》中的观点,强调恭敬之心在道德修养中的作用;“古人勋业自存诚”,指出古代圣贤的功业源自真诚的道德实践。最后,“始终表里恒无失,此是斋中座右铭”,表达了无论何时何地,都应保持内外一致,坚守道德的原则,这是斋中应当遵循的信条。整首诗旨在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通过自我修养达到内心的纯净与和谐。
萧萧乌帽黄衫。烟水拍云岩。
风清月白,一双碧眼莹秋潭。
四海九州,茫茫东北,渺渺西南。松霜杉露毵毵。
龙门隔如参井,青城佳气与天参。
蔽山充野,牡丹红外茯苓甘。
鹤顶凝丹,隙驹蹀躞,尽百年闲。乾坤云海风帆。
我尝放意游江湖,喜从钓叟观真鱼。
有时临溪行复坐,秋水无风鱼自如。
鳞鳞鬣滑随上下,回旋戏跃形皆殊。
两两相逢若对语,聚头戢戢摇双须。
忽然散漫皆游去,一半掉尾潜菰蒲。
往来得所弄晴色,圆波触动生浮珠。
困依垂杨看不足,尽日忘归谁与俱。
自从北走尘土窟,十年不复瞻莼鲈。
凭谁画出江湖趣,东海今闻徐子虚。
毫端夺得生时意,京师好事争传摹。
写成双幅辄遗我,展舒活动惊堂隅。
穷搜前古少奇笔,此本只恐人间无。
任教涸辙强濡沫,对面相忘千里书。